2009初一下学期地理,政治,生物,历史考试卷

2025-05-09 08:47:0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 ( )
A.非洲大陆 B.亚欧大陆 C.北美大陆 D.澳大利亚大陆
2、下列关于亚洲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山地、平原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B.以山地、高原为主,西高东低
C.以山地、高原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D.以山地、丘陵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3、下列地方,位于亚洲、北美洲分界线上的是: ( )
A.苏伊士运河 B.白令海峡 C.巴拿马运河 D.直布罗陀海峡
4、有“世界屋脊”之称的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 )
A.青藏高原 B.蒙古高原 C.东非高原 D.帕米尔高原
5、关于贝加尔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世界最大的淡水湖 B.世界最大的咸水湖
C.世界海拔最高的湖泊 D.世界最深的湖泊
6、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 ( )
A.印度半岛 B.中南半岛
C.朝鲜半岛 D.阿拉伯半岛
7、亚洲气候类型范围最广的是 ( )
A.温带季风 B.温带大陆气候
C.热带季风 D.热带、亚热带沙漠气候
8、乌拉尔山脉是以下那两个地形区的分界线 ( )
A.东欧平原与西西伯利亚平原
B.东欧平原与东西伯利亚高原
C.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西伯利亚高原
D.中西伯利亚高原与西西伯利亚平原
9、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的住房通常是: ( )
A.高脚屋 B.帐篷 C.木屋 D.冰屋
10、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的大洲是: ( )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11、下列国家中,经济最发达的是: ( )
A.韩国 B.日本 C.印度 D.印度尼西亚
12、下列名胜古迹与所在国家的配对,正确的有: ( )
A.婆罗浮屠——印度尼西 B.水上市场——缅甸
C.下龙湾——老挝 D.大金塔——泰国
13、东南亚主要的热带经济作物是: ( )
A.天然橡胶、油棕、椰子 B.天然橡胶、油棕、水稻
C.油棕、椰子、咖啡 D.油棕、水稻、棉花

14、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 )
A .湄南河 B.湄公河 C.红河 D.伊洛瓦底江
15、世界上稻米的主要出口国是 ( )
A.中国、日本、朝鲜 B.泰国、越南、缅甸
C.英国、法国、德国 D.智利、巴西、阿根廷
16、印度的旱季大多出现在 ( )
A.1月~6月 B.6月~9月 C.9月~12月 D.10月~次年5月
17、橡胶树的原产地是 ( )
A.北美洲 B.南美洲 C.非洲 D.亚洲
18、 分别为沿海国家、内陆国家、岛国、半岛国家的是 ( )
A.中国、老挝、英国、日本 B.美国、蒙古、日本、韩国
C.印度、埃及、法国、朝鲜 D.加拿大、巴西、印度、俄罗斯
19、俄罗斯的重要港口中,分布在波罗的海沿岸的是: ( )
A.摩尔曼斯克 B.苏维埃港 C.圣彼得堡 D.符拉迪沃斯托克
20、俄罗斯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
A.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炎热 B.全年都很寒冷
C.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D.全年都比较温暖
二、综合题(60分,1---4题每空一分)。
21、根据地理方位,亚洲可以分为_________地区,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___。
22、亚洲的许多大河都发源于中部的________和_______(填地形),呈_______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23、东南亚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大部分。位于_____________洲和_____________洲、_____________洋和_____________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印度的粮食生产自给有余。
24、A~F是西南季风的几种变化情况。将A~F填入下表。以说明印度的水旱灾害与西南季风的关系。
A.来得早 B.来得晚 C.退得早
D.退得晚 E.风力弱 F.风力强盛
水灾 旱灾
西南季风的变化
25、将下列城市与其对应的气候类型连线。(5分)
A北京 ①热带雨林气候
B乌兰巴托 ②高原山地气候
C拉萨 ③温带季风气候
D孟买 ④温带大陆性气候
E新加坡 ⑤热带季风气候
26、读日本图,完成下题:(17分)
(1)岛屿:A____ B____
C____ D____
(2)海洋:E________ F_________
(3)日本的首都是__________,日本的国花是___________,日本国的象征是____________(填山名),它是一座火山,由于日本位于________________上,使日本成为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4)、从图上可以看出该国工业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沿岸和_____________沿岸。
(5)、日本工业发展的特点是大量进口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之后又大量出口______________。
(6)、日本经济能够快速发展,除了具有多优良港湾这一优势条件外,依靠的条件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一、你会判断吗?千万要细心。(单项选择题:下列1~30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答题卷的表中。每选对一项得2分,共60分。)
1.下列地方,位于亚洲、北美洲分界线上的是:( )
A.苏伊士运河 B.白令海峡 C.巴拿马运河 D.直布罗陀海峡
2.亚洲的第一长河是:( ) A.长江 B.印度河 C.叶尼塞河 D.鄂毕河
3.世界最大的半岛是:( ) A.中南半岛 B.印度半岛 C.小亚细亚半岛 D.阿拉伯半岛
4.亚洲各国中,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数目是:(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5.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的住房通常是:( )
A.高脚屋 B.帐篷 C.木屋 D.冰屋
6.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和最小的大洲是:( )
A.亚洲和非洲 B.非洲和欧洲 C.南美洲和欧洲 D.大洋洲和亚洲
7.各民族传统民居建筑风格不同,主要与那个因素相关
A.自然条件 B.宗教信仰 C.交通条件 D.个人爱好
8.雅库茨克和孟买的气温差别显著的原因是
A.纬度不同 B.降水不同 C.地形不同 D.经度不同
9.2000年3月,北海道南部喷发的火山是:( )
A.富士山 B.有珠火山 C.维苏威火山 D.喀拉喀托火山
10.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 ) ①美国 ②西欧 ③南亚 ④东亚 ⑤东南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11.下列汽车品牌,属于日本的是:( ) A.奔驰 B.桑塔纳 C.丰田 D.奥迪
12.世界最大的大洲和最小的大洲分别是( )
A.南美洲和南极洲 B、亚洲和大洋洲 C、北美洲和非洲 D、非洲和大洋洲
13.下列对亚洲气候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B、季风气候显著
C、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面积最广 D.受海洋影响明显
14.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 A.中国 B、俄罗斯 C美国 D 日本
15.位于亚洲的发达国家是 ( ) A.新西兰 B、韩国 C、日本 D 中国
16.下列关于日本自然地理的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日本是一个群岛国家 B、日本位于太平洋地区,多火山、地震
C.日本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D、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17 、日本最大的岛屿是( ) A、北海道岛 B、本州岛 C、九州岛 D、四国岛
18、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
A、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B、有丰富的原材料
C、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广阔 D、沿海多优良港湾
下表是亚洲部分国家1998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大到小的排序。读表回答19-21小题:
国家 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美元) 国家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 国家 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美元)
日本 32350 沙特阿拉伯 6910 印度 440
新加坡 30170 马来西亚 3670 蒙古 380
以色列 16280 泰国 2160 越南 350
韩国 8600 中国 750 尼泊尔 210
19.根据表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判断:
A、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 B、亚洲国家多样化
C、国与国之间的地位不平等 D、亚洲国家很多
20.对表中一些国家的景观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A、沙特阿拉伯贝都因人身穿宽大袍子 B、蒙古人以船为主要交通工具
C、新加坡人生活空间辽阔而优越 D、尼泊尔人生活在沙漠环境中
21.中国名著《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中的“西天”和“经”分别指:
A、西亚、伊斯兰教B、阿拉伯半岛、基督教 C、耶路撒冷、犹太教D、古印度国、佛教
22.下列世界文明发祥地不属于亚洲的是
A、两河流域 B、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C、尼罗河三角洲 D、印度河流域
23.从中国输入日本的商品主要有 A、钢材 B、电子产品 C、木材 D、纺织品
24.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本国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资源丰富
B、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大
C、农业发达,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D、进口原料,出口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25.一艘货轮在西亚伊朗的某港口装船外运。装船的货物,最有可能是:
A、小麦 B、石油 C、大米 D、煤
26.阿拉伯人喜爱白色,建筑物和男人传统的服装是白色,其原因与什么有关?
A、文化传统 B、生活习惯 C、当地的自然环境 D、宗教
27.亚洲东部、南部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其对下列各项影响最大的是
A、农业 B、工业 C、商业 D、交通
28.关于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B、不同民族都有相同的语言、文字
C、不同的气候形成不同的民族 D、不同国家可能有相同的民族
29.关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没有完全相同的国家 ②发展都很快 ③有完全相同的国家 ④贫富相差悬殊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0.日本在美国投资建厂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经济发达,购买能力强,市场广大 B、原材料成本低
C、工资成本低 D、产品质量高

答题纸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 项
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 项
题 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选 项

二、你会运用地图吗?读图时,可要细心啊(运用你学会的读图技能,回答下列问题;共40分)
读下面亚洲部分地区地形略图,试回答下列各题:(30分)
31.将图中下列序号所代表的半岛和高原名称填在横线上
A. B.
C. D.
E. F.
32. 将图中下列序号所代表的山脉名称填在横 线上
G. H.
I. J.
K. 。
33. 水域名称
① ② ③ ④
34.亚洲地形以 为主,地势特点为 。
35.写出亚洲的气候类型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36.全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约有11种,仅亚洲就有9种,这说明 。其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距海洋 。
37、读“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图”和“日本工业分布图”,回答问题:(10分)
初一生物期末试卷
(完卷时间:80分钟;满分:120分,答案填写在答卷纸上)
一、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每空1分,共42分)
1.植物体相邻的细胞,是通过( )相互交流物质
A.胞间连丝 B.维管束 C.导管 D.筛管
2.下列结构不属于组织的是( )
A.蕃茄的果肉 B.蕃茄的果实 C.蕃茄的表皮 D.蕃茄的导管
3.绿色开花植物物体的构成情况是( )
A.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B.器官→组织→细胞→植物体
C.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D.组织→细胞→器官→植物体
4.种子的胚包括( )
A.种皮、胚根、胚轴、子叶 B.胚根、胚轴、胚芽、胚乳
C.种皮、胚根、胚轴、胚芽 D.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5.根吸收水分、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A.根冠 B.成熟区 C.分生区 D.伸长区
6.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液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 )时,细胞就失水
A.等于细胞液的浓度 B.小于细胞液的浓度
C.大于细胞液的浓度 D.大于或等于细胞液的浓度
7.下列条件中( )不是种子萌发的条件
A.水分 B.空气 C.适宜的温度 D.阳光
8.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气孔,它的开闭是由( )控制着
A.一对保卫细胞 B.一个保卫细胞 C.表皮细胞 D.叶肉细胞
9.下列关于叶的叙述( )是正确的
A.叶的组成包括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 .
B.叶的表皮细胞和叶肉细胞都有叶绿体
C.叶是由几种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营养器官
D.只有叶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10.种大白菜需多施( )
A.硫肥 B.磷肥 C.钾肥 D.氮肥
11.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是( )
A.白天和晚上B.只在白天 C.有时在白天,有时在晚上 D.只在晚上
12.果实里的种子是由( )发育成的
A.子房壁 B.胚珠 C.花冠 D.花托
13.下列中( )能作为植物体内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主要动力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输导作用 D.蒸腾作用
14.以下能正确表达呼吸作用公式的是( )
A.有机物 十氧 二氧化碳十水十能量(储存着能量)
B.有机物 十水 二氧化碳十水十能量
(储存着能量)
C.有机物 十氧 二氧化碳十水
(储存着能量)
D.有机物 十水 二氧化碳十水
(储存着能量)
15.一朵花中,与结出果实、种子有直接关系的是( )
A.花药 B.花蕊 C.花冠 D.花托
16.绿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是指( )
A.两个精子分别与两个卵细胞相融合
B.两个精子分别与一个卵细胞及一个极核相融合
C.两个精子分别与一个卵细胞及两个极核相融合 ?
D.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相融合
17.下面哪种情况会导致树木死亡( )
A.环剥主干树皮 B.环剥侧枝树皮 C.树干空心 D.表皮脱落
18.下列细胞属于活细胞的是( ) ’
A.导管 B.筛管 C.木纤维 D.韧皮纤维
19.下列植物中,茎的维管束有形成层的是( )
A.水稻 B.玉米 C.椿树 D.甘蔗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细胞既是植物体的 单位,又是 单位。
2.绿色开花植物的器官中, 、 、 是生殖器官, 、 、 、是营养器官。
3.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在叶肉细胞中的 里进行,原料是 和 ,产物是以 为 主的有机物和 。
三、识图作答题:[每空1分,共18分]
细胞结构中,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是 ,在传种接代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起保护和支持细胞作用的是 , 内含有细胞液。
四、实验题:(除最后一空2分外,每空均1分,共8分)
1.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般正确的应该是( )
A.左眼望着目镜,右眼闭着 B.右眼望着目镜,左眼闭着
C.右眼望着目镜,左眼睁开 D.左眼望着目镜,右眼睁开
2.一台显微镜的目镜有5×、10×、16×的三个,物镜有10×、40×,这台显微镜能将图像放大的最大倍数是 。3.除去显微镜镜头灰尘的正确方法应该是用 擦。
4.物像“F”在显微下显示的图像是“ ”。
5.小红同学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时,其方法步骤按照课本的要求进行操作,只是在进行遮光处理时不是用曲别针将两片小黑纸片固定在天竺葵的叶片上,而是用宽带透明胶连同两片小黑纸片将整个叶片从上下两面粘住。
请回答:实验结果,整个叶片滴加碘液后,(1)被黑纸片遮住的部分有否变蓝色: ;(2)没被黑纸片遮住的部分(但有被宽带透明胶粘住)有否变蓝色: ,原因是 。福州市2001年初中单科结业考试
初一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每空1分,共42分)
1、A 2、B 3、C 4、D 5、B 6、C 7、D 8、A 9、C 10、D 11、A 12、B 13、D 14、A 15、B 16、C 17、A 18、B 19、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结构 功能(这二项顺序可变) 2、花 果实 种子(这三项顺序可变) 根 茎 叶(这三项顺序可变) 3、叶绿体 二氧化碳 水 淀粉 氧气
三、识图作答题:(每空1分,共18分)
1、(1)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液泡
(2)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壁 液泡
四、实验题:(除最后一空2分外,每空均1分,共8分)
1、D 2、840倍 3、擦镜纸 4、倒F 5、没有 没有 气孔被封住、二氧化碳不能进入到叶肉细胞中去,没有淀粉产生(只答气孔被封住、二氧化碳不能进入到叶肉细胞中的只给1分,只答没有淀粉产生的也给2分)
初一历史期末考试答卷
一、选择题

1.明朝建立时定都于( )

A.北京 B.南京 C.杭州 D.开封

2.明成祖登上帝位是通过( )

A.玄武门之变 B.土木堡之变

C.“靖难之役” D.辛酉政变

3.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

A.诗赋 B.三通四史 C.前四史 D.四书五经

4.特务机构东厂设立于( )

A.宋太祖 B.明太祖 C.明成祖 D.建文帝

5.不属于明朝统治者为加强君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分封子孙到各地做藩王

B.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C.设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

D.明朝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

6、朱元璋不放心百官和京城百姓,为侦缉官民言行,特意设立了( )

A、军机处 B、东厂 C、西厂 D、锦衣卫

7、明成祖时期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

A、锦衣卫 B、西厂 C、东厂 D、军机处

8、下列王朝中,曾定都南京的是( )

①秦朝 ②西汉 ③西晋 ④东晋 ⑤南北朝时的宋朝 ⑥明朝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⑤⑥

9、下列哪一项不利于明太祖、明成祖君权的加强( )

A、废除丞相 B、设立东厂 C、分封藩王 D、迁都北京

10、下列没有迁都的朝代有( )。

A 明朝 B 隋朝 C 北魏 D 金

11、有关郑和下西洋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②加强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③促进了华侨的南洋地区开发 ④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明朝之所以能出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主要原因是( )

A、海上交通发达 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指南针用于航海 D、造船技术高超

13、下面对郑和下西洋的原因上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宣扬国威 ②到西洋去“取宝” ③为开辟新航路 ④加强同海外各国联系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

①波斯湾 ②红海一带 ③非洲东海岸 ④非洲最南端

A、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15、明朝中期倭患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奸商勾结 B、海防松弛 C、军队腐败 D、武器落后

16、我国沿海居民受倭寇骚扰之害最严重的时期是( )

A.元末 B.明初 C.明朝中期 D.明朝后期

17、下列人物,是我国古代民族英雄的是( )

A.岳飞 B.文天祥 C.戚继光 D.黄巢

18、“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反映了下列哪位历史人物的思想?( )

A. 戚继光 B. 岳飞 C.郑成功 D.郑和

19、1553年攫取了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的殖民者是( )。

A 西班牙 B 英国 C 葡萄牙 D 美国

20、在我国历史上,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 )

A 汉高祖刘邦 B 隋文帝杨坚 C 宋太祖赵匡胤 D 元世祖忽必烈

21、明朝的“戚家军”和南宋的“岳家军”最相似之处是( )

A 抗击金军 B 抗击倭寇 C 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D 抵抗蒙古

22、郑和下西洋起航的港口是( )

A 上海 B 刘家港 C 广州 D 福州

23、印尼有个港口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个地方叫“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个事件有关( )

A 靖难之役 B 戚继光抗击倭寇 C 郑和下西洋 D 土木之变

三、简答题

26、明朝前期从哪些方面加强了君主的权力?

27、戚继光领导的“戚家军”是如何荡平倭寇的?你怎样评价戚继光?对你为人处事有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D 4C 5A 6D 7C 8B 9C 10B 11 C 12B 13C 14C 15B 16 C 17C 18A 19C 20A 21C 22B 23C

二、材料分析题

24、(1)说明了明朝以后很多读书人只顾埋头攻读经书,不讲求实际学问。

(2)明政府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这种选拔官员的方式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25、(1)郑和下西洋。1405年-1433年。(2)表现了我国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和高超的航海技术。意义: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

三、简答题

26、(1)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在中央,废除丞相,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2)明朝还设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

(3)科举考试采取八股取士,不允许发挥自己的见解,在思想上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控制。

(4)实行削藩政策。

27、戚继光领导戚家军开赴台州,在人民的支持下,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的倭寇。接着,他又领导戚家军开赴福建、广东,剿灭了那里的倭寇东南沿海的倭患都被平息了。评价:戚继光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是一位民族英雄。启发:把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个人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结合自身谈即可)。

回答2:

2008—2009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地理试题(卷)
题 号 一 二 总 分
得 分
说明:本试题(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Ⅰ(客观卷)4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出填在下表相应空格内,每题2分,共计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1.关于亚洲地势、地形、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河流稀少
B、地势中部低、四周高,河流多为内流河
C、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由中部向四周放射状分布
D、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河流短急
2.亚洲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原因是
A、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
C、亚洲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东部,面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D、亚洲面积是七大洲面积最大的
3.亚洲在各大洲中是
A、跨经、纬度最广的大洲 B、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大洲
C、人种最复杂的大洲 D、国家与地区最多的大洲
4.连接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捷径是
A、土耳其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达达尼尔海峡 D、霍尔木滋海峡
5.中东地区水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是
A、中东地区人口密度大,水资源需求量大
B、中东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缺少冰雪融水
C、中东地区气候干旱,河流稀少
D、中东地区石油资源十分丰富,影响水资源的形成
6.小明去日本旅游回来,下面是他对日本之行的描述,哪一项是不真实的
A、享受美味生鱼片 B、到热带雨林探险
C、游富士山,泡温泉 D、观赏樱花
7.日本群岛和朝鲜半岛之间的海峡是
A、日本海峡 B、台湾海峡 C、朝鲜海峡 D、马六甲海峡
8.下面关于日本经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日本工业布局不均衡 B、日本是世界上最高收入国家之一
C、日本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
D、日本的农业现代化程度高,许多农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
9.日本工业产品的最大输出地是
A、中国 B、美国 C、东南亚 D、西欧
10.东南亚最大的平原是
A、恒河平原 B、亚马孙平原
C、湄公河平原 D、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11.东南亚有“花园城市”之称的国家是
A、新加坡 B、越南 C、泰国 D、马来西亚
12.占据印度半岛大部分的地形是
A、山地 B、平原 C、盆地 D、高原
13.世界第二软件大国是
A、印度 B、美国 C、中国 D、俄罗斯
14.印度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A、棉花、茶叶、黄麻 B、椰子、蕉麻、棉花
C、茶叶、天然橡胶、油棕 D、黄麻、油棕、椰子
15.对印度的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的是
A、西南季风 B、东北季风 C、东南季风 D、西北季风
16.印度最大的海港是
A、新德里 B、加尔各答 C、孟买 D、班加罗尔
17.近些年来,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迅速,被誉为亚洲经济发展中的“双子星”,受到世界普遍关注。两国发展经济共有的社会条件是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政策优惠 ④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⑤市场广阔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18.被俄罗斯人誉为“母亲河”的是
A、鄂毕河 B、多瑙河 C、伏尔加河 D、莱茵河
19.俄罗斯的工业主要分布在
A、俄罗斯的欧洲部分 B、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C、高加索地区 D、西西伯利亚平原
20.下面关于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俄罗斯的地形以平原为主
B、俄罗斯的气候以温带湿润气候为主
C、俄罗斯西南面的黑海是世界最大的咸水湖
D、俄罗斯的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一
Ⅱ(主观卷)60分
二、综合题(共60分)
1.将下列物产的生产状况与相应的国家用线连接起来。(8分)
A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 ①印度尼西亚
B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 ②菲律宾
C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③马来西亚
D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 ④泰国
2.将下列俄罗斯的城市与其相应的城市特点用线连接起来。(8分)
①莫斯科 A第二大城市
②圣彼得堡 B第一大城市
③摩尔曼斯克 C太平洋沿岸主要海港
④符拉迪沃斯托克 D北冰洋沿岸最大海港
3.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印度的降水变化主要受季风影响,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

(1)说出印度雨季(6月至9月)和旱季(10月至次年5月)时的盛行风向。(4分)

(2)A-F是西南风的几种变化情况。将A-F填入下表中,以说明印度的水旱灾害与西南风变化的关系。(6分)
A、来得早 B、来得晚 C、退得早
D、退得晚 E、风力不足 F、风力强盛
水 灾 旱 灾
西南风的变化
4.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地狭人稠,经济高度发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8分)
A 岛,B 海 C 城市,D 洋。
(2)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 地区。(2分)
(3)日本国土狭小,河流短促,但水能资源丰富,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8分)

(4)太原市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日本东京市低8℃,夏季气温要高2℃,请你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4分)

(4题) (5题)
5.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跨亚欧两大洲的欧洲国家。读图“俄罗斯”,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而寒冷,主要原因是 。俄罗斯河流众多,但除了伏尔加河外航运价值都不高,主要原因是 。
(2)俄罗斯最大的工业区A是 ,该国最大的油田B是 。
(3)俄罗斯主要的农业区在( )
A、东欧平原 B、西西伯利亚平原
C、中西伯利亚平原 D、东西伯利亚山地
(4)近几年俄罗斯的货运总量中,管道运输占一半以上,这反映该国
的产量和输出量都较大。

七年级地理:人教
一、1、C 2、C 3、B 4、B 5、C 6、B 7、C 8、D 9、B 10、C 11、A 12、D 13、A 14、A 15、A 16、C 17、C 18、C 19、A 20、D
二、1、A——④ B——③ C——① D——②
2、①——B ②——A ③——D ④——C
3、(1)雨季盛行西南季风,旱季盛行东北季风。
(2)
水灾 旱灾
西南风的变化 ADF BCE
4、(1)北海道 日本 东京 太平 (2)太平洋和漱户内海沿岸 带来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发展,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 (3)日本降水量较多,河流流量大,山地地形为主,河流落差大。 (4)日本东京深居太平洋内,受海洋的影响比太原大,气候的海洋性较强,所以冬季气温比太原高,夏季气温比太原低。
5、(1)纬度高 冰封期长 (2)莫斯科工业区 秋明油田 (3)A (4)石油和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