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约五百二十九万两千余。
代姓,中国姓氏,起源有二。代国,为周时诸侯国(故地在今河北蔚县东南),战国时为赵襄子所灭,子孙以国名为氏。又有北魏太祖时乙弗部有首领代题,其后有代氏。战国时有赵人代举、汉时有京兆尹代武、宋时代渊,宋史有传、以及赞善大夫知蒙州的代象、明时有崖州人,欧宁县丞代贤、以及山后人,西安卫指挥代升,皆为古代代姓名人,与戴姓不同。
后因在《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中,将“戴”简化为“代”,致使部分戴姓也改称代姓,使二姓混为一谈,随《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后废止,这部分代姓也有人未改回戴姓,使戴姓成为代姓一大来源。
渊源:
源于子姓,出自商汤的后裔微子启,属于以谥号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辩证》记载,在西周初期,周公旦在平定了“管蔡之乱”后,赐封商朝末代君主帝纣之庶兄子启于商王朝的旧都(今河南商丘),子启后来建立了宋国。
传岛宋国的第十一代君主名子撝,于周宣王姬静(姬靖)二十九年(公元前799年)即位,至周平王姬宜臼五年(公元前766年)逝世,后被周宣王赐谥号为“戴”,史称宋戴公。自此,中华大地又有了一支代(戴)氏。
宋戴公的后裔有戴(代)、宋、武、宣、穆、萧、庄、乐、石、华、皇、皇甫、东乡、桓、向、钟、宗、目夷、目、鱼、墨台、墨、司城、右师、舍、老、朔、祝其、仲、荡、边、锡、司马、司寇、司徒、司、鳞等等一百多个姓氏。
宋戴公逝世后,宋国君位传给子司空,即宋武公(公元前765~前748年在位),其庶子一支子孙遂以宋戴公的谥号“戴”为氏,世代相传至今,人丁兴旺,史称正宗的河南代氏,后有简笔写作“代”者。子姓代氏族人大多尊奉宋戴公为一世祖。
代姓属于人口不是很多的姓氏,代(dài,潮音toi3(钗3))姓,在全国约有人口210万,在各姓中排第129位,占全国人口 的0.16%。代姓源流有两个,一是以国为姓,三国时期少数民族代国灭亡后,国人以国为姓,成为代姓;二是源自戴姓,以同音字代替为姓。戴姓主要分布在陕西、安徽、山东、河北、东北、江苏等地,人口较多。历史名人有唐朝画家戴嵩、东晋学者戴逵、清代史学家戴名世、当代诗人戴望舒等。
代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中国大陆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五十位,人口约五百二十九万两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37%左右。
代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流的姓氏群体,人口约500多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百分之0.037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