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创作主力是杜琪峰、韦家辉和游达志。草创时期的银河映像还需向商业靠拢,创办元年他们拍摄了《天若有情Ⅲ烽火佳人》《十万火急》等商业影片,虽然都是为迎合市场而作,但也为银河映像打出了知名度。这期间,梁柏坚执导的《摄氏32度》和赵崇基执导的《最后判决》是银河映像的探索作品。不仅要探索艺术风格,也要探索观众对此类影片的反映,以此来规划日后的发展道路。杜琪峰在银河映像初创的几年,并没有过多执导电影,远不及现今一年几部的高产。他是银河映像的掌门人,公司的大小琐事都要他亲自过问,所以他必须先把拍片的机会留给别人,让公司走入正轨之后,他才能完全把精力投入到电影创作中去。
1997年香港回归,韦家辉的第二部电影作品《一个字头的诞生》(处女作为《和平饭店》)也在这一年上映了。《一个字头的诞生》被很多影迷看作是银河映像的第一风格之作,这部影片的问世,宣告香港影坛从此又多了一个王牌的创作团队,他们另类迥异的创作风格,为香港影坛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电影市道不景气的情况下,银河映像将要逆流而上,成为香港电影复苏的希望。
杜琪峰与其创作团队的合作紧密无间,杜琪峰拥有银河映像,但是他不能代表整个银河映像。在确立的主要创作方向之后,每一位导演都会让自己的作品呈现出别样风貌。虽然游达志、杜琪峰、韦家辉他们各自执导的作品风格相似,可是又各有所长。杜琪峰表现手法较为扎实,韦家辉思维活跃,游达志的作品更显阴暗沉郁(《暗花》)。杜琪峰是绝大部分银河映像作品的监制,他影响着影片的创作风格,他自己也受到这种风格影响。其实这段时期杜琪峰在创作上并没有真正成熟,正因他不断地摸索和学习,才能成长为今日具有大师风范的一流导演。
1999年,是杜琪峰在电影创作上走向成熟的一年,银河映像在这一年制作的三部作品:《枪火》《暗战》《再见阿郎》,全部出自杜琪峰之手,几部影片不单是在票房上斩获不小,在2000年香港电影金像奖的角逐中,杜琪峰稳赢了一尊最佳导演奖,还把多年的偶像天王刘德华捧上影帝宝座。进入新世纪,杜琪峰的王者时代宣告来临。
香港只是一个弹丸之地,不可能单凭本土票房支撑电影工业,内地、台湾和东南亚都是香港电影输出地。极具个人风格化的作品不会是票房的宠儿,今日被奉为经典的《枪火》,当时可没有取得过千万的票房。独特风格的作品在刚一问世时,不会被大众所接受,只有经历时间的检验和沉淀,才逐渐受到众多影迷追捧。这也是为何杜琪峰要左右开弓,在营造银河体系的同时,还不忘打造商业潮流之作的原因——定期推出卖座商业电影,为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营,进而拍摄自己钟爱的题材。《孤男寡女》《瘦身男女》《钟无艳》等影片,就是不折不扣的商业作品,拍摄这些影片就是为了赚钱,然后才能让《PTU》《龙城岁月》这样的经典作品问世。正因为银河映像出产的影片类型泾渭分明,也使得银河的影迷呈现两极化的发展。
巅峰过后总有低潮,在1999年创下票房和口碑的双赢之后,杜琪峰走过了几年商业时期。这期间他比较能拿得出手的作品,就是刘德华和反町隆史出演的《全职杀手》,刘德华饰演飞扬跋扈的杀手Tok,是他近年表演中最张扬的一次。《全职杀手》试图找到一种商业与艺术之间的平衡,杜琪峰不再希望自己的观众划分两极,他更希望喜欢他商业作品和艺术作品的观众能够坐到一起,这样的话,他的电影就会获得更大的成功。杜琪峰这次的尝试算是及格了,但是《全职杀手》的商业比重,还是要大于杜琪峰的个人风格。
在经历了几年的商业调整期之后,银河映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黄金时期。2003年,是银河映像重振雄风的一年,《大块头有大智慧》和《PTU》这两部影片的相继问世,把银河映像的事业推向了又一个高潮阶段。《PTU》是典型的风格作品,整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全部在黑夜,这在香港影史上也是个创举了,全片断断续续地拍摄了两年时间,在杜琪峰的不断锤炼中,成为一部艺术佳作。《PTU》同样没有引起火爆票房,但是这部影片的艺术生命力,绝对是超长的。《大块头有大智慧》荣获2004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大奖,这部电影不仅票房奇佳,在奖项上也取得不俗的成绩,这是杜琪峰商业与艺术风格协调得最好的一部影片。2003年银河映像还摄制了《百年好合》《向左走,向右走》等商业电影,卖座成绩当然良好,此类影片属于看过就忘的范畴,艺术生命力短暂。
2004年,杜琪峰走上了国际舞台,新作《大事件》在戛纳举行全球首映,这部影片作为参展影片亮相戛纳,这是杜琪峰第一次携影片来到戛纳,也证明了杜琪峰正逐渐被国际影坛所关注。虽然《大事件》不是杜琪峰最出色的作品,但是它吹响了银河映像进军国际影坛的号角。
2005年,杜琪峰携影片《龙城岁月》正式杀入戛纳主竞赛单元,和众多国际名家一起争夺金棕榈大奖,这份殊荣,同辈人中的香港导演只有王家卫得到过。杜琪峰的崛起,代表了香港影坛一股全新的势力正在强大起来,杜琪峰不走商业大片路线,坚定地创作代表个人风格的影片。他的作品简约而有力,成为欧洲影迷热烈追捧的新宠。
杜琪峰仍然在商业与艺术之间游刃有余,在影市低迷的环境下,向商业低头是一种妥协,也是一种进步。固执地拍摄没有商业利润的影片,只会过早结束自己的导演生涯,对于香港的电影工业也不会带来什么好处。杜琪峰一直坚持商业片的制作,不仅壮大了公司的实力,也为香港影市带来一线生机。
银河映像的作品分为两类:一类是为赚钱而拍,一类是为理念而拍。这两类作品分工合理,各司其职,偶有交汇,但时常分离。杜琪峰一直尝试着让两种风格的影片融合,但是除了《大块头有大智慧》做到了,其它影片都没有成为商业与艺术结合的完美作品。银河映像的艺术电影更能够代表他们公司的风格,人们提起银河映像,第一时间会想起那些张扬着银河创作者个人风格的文艺佳作,对于他们制作的商业片,人们早已把她们遗忘在了记忆的角落。“银河映像,难以想象”正是刘青云这句精确的评语,道出了银河映像作品的总体风格,峰回路转的剧情是银河作品的首要特征,“片不惊人死不休”,没有出乎意料的情节,是不敢妄称为银河艺术经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