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佳山中千年神树
青山太白森林公园 ,森林覆盖率98%,活立方木蓄积量10万立方米,属亚热带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地带。青山东侧群山连绵,万佳山深处有唐时当涂县令、著名篆刻家李阳冰挂冠之后的隐居之所。康熙《太平府志》载:“阳冰解任后,筑室青山深处,重峦叠嶂,有万种佳趣,今名万佳山。”万佳山中有一棵枸骨,俗名猫耳刺,原本为一种灌木,却因吸收了青山之精华,长成高10米,占地约100平方米,树冠形如巨伞的大树,主干两枝如同连理,紧紧依偎,当地人称为“长青夫妻树”。就枸骨而言,能长成这般大,的确可称为“参天大树”,其叶有盾形、方形、椭圆形等多种形状,令生物学家也难解其详。
(二)桃花村十里桃花
青山东麓园艺一代,当地村民种植有万亩桃树。每年清明时节,漫山遍野的桃花争相盛开,青山被点缀成粉红色的海洋。这里远离工业污染,站在山腰,遥看金黄色的油菜花与粉红色的桃花相映成趣,看那桃花潭水平如镜,桃花、油菜花与青山、绿水、蓝天倒映水中,阵阵微风拂面而来,幽香扑鼻,沁人心脾。
(四)太白千亩荷花
青山西麓与晋代桓温筑九井的九井山之间的太白生态园为一片圩田,数千亩的水面遍植荷花。盛夏时节,各色荷花竞相开放。徜徉于这片青山绿水,或泛舟,或垂钓,或采莲,感受一下诗人杨万里笔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境界。
(五)千亩竹海
位于太白森林公园管理处北侧,通往青山主峰的山道半山腰处为一片处女地,此处有着天然的千亩竹林,尤以绿竹居多,高大挺拔。走进这片竹海,在翠竹林中呼吸带有竹叶清香的空气,好一个神清气爽,似如轻舟荡漾在翠竹掩映的海中,风湿漉漉的吹着,飘荡着新鲜的竹绿气息,置身于这竹的世界,真正让你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快乐地徜徉在竹海沐浴,洗涤滚滚红尘的烦忧。
(六)奇石
1、观音合掌石,位于青山主峰附近,有片怪石林,其中有两石相依,状似两掌相合,与观音庵遥相呼应,故名“观音合掌”。
2、老虎石,在通往青山主峰的林场道路上,有巨石形如老虎而得名。
3、醉石,位于青山主峰,云雾禅林寺龙口泉上方耸立着一块巨石,刀削斧劈般峻峭。相传李白常来青山顶峰,躺卧在这块巨石之上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此块巨石因此而得名为“醉石”。
(七)水资源
1、青山北临姑溪河,西滨青山河。姑溪河,古称姑孰溪,又名姑浦,长江下游支流,今姑溪河东起丹阳湖口小花津与运粮河相接,西至当涂城西金柱关注入长江。全长23.4公里。被当涂人民称之为母亲河的溪流,不但有着秀美的景色,更有着一段动人的传说。相传东晋时,北方发生“五胡之乱”,大批难民逃到南方。一天,一位身着素衣年轻貌美的姑娘来到河边,一边浣纱,一边低声哭泣。来往的人问她为何忧伤,她什么也不说,趁众人不备之际,突然纵身入水,飘然而逝。当时,人们只记得姑娘悲戚感伤的模样却不知她的姓名身世,人们互相询问“姑娘是谁?”(姑孰)。淳朴善良的当涂百姓为了表达对姑娘的纪念,就把淹没姑娘的河流叫作姑孰溪。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琉璃瓦窑址就分布在姑溪河两岸。宋代著名词人李之仪晚年编管太平州时,自号姑溪老农,姑溪居士。其经典著作〔卜算子〕创作于姑溪河畔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首《卜算子》立意造语学民歌与古乐府,即景生情,即事喻理;借水言情,极为深婉含蓄;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表达了词人与当涂才女杨姝的爱情。
2、青山河,长江下游支流,南起水阳江,经青山西侧在当涂县城与姑溪河汇合,注入长江。青山西侧临青山河一带为四小圩,古时曾为水域,李白漫游青山、龙山时,常常沿青山河乘小舟到达。南齐诗人谢朓因此称青山为“山水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