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工业革命又被称为“电气革命”,其开辟的时代继第一次工业革命开辟的“蒸汽时代”之后被称为“电气时代”.那么,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电气革命”是否是完全一致的概念呢? 19世纪中后期,很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电的广泛应用.1 821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10年后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这为电机(电动机和发电机)及一切有线电器设备的创新奠定了科学基础.1 888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电磁波的发现,则成为无线通信的科学基础.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从此电力开始成为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一种新能源,强电能够提供绝大部分生产和生活的能源,而弱电能够提供主要的通信手段(电报、电话等).其次,是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862年,法国人德罗夏提出了四冲程理论,成为内燃机发明的科学基础.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汽油为燃料的内嫩机相继问世,不久以柴油为姗料的内燃机也研制成功.
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