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机中,实现这五大功能的部件依次是:送受话器、叉簧、拨号盘(或按键盘)、电话铃和电话回路。
送话器是一个装着碳粒的小盒子。小盒子的后面有一个固定电极,前面有个振动膜(称为振动电极)。当你对着送话器讲话时,振动膜随声音的大小变化做幅度不等的振动,使碳粒时而压紧(电阻减小),进而放松(电阻增大),从而使流过两个电极之间的电流也跟着变化。就这样,声音的大小变化便被变成为适合在电路上进行传输的电信号的强弱变化了。
受话器的主体是一个绕有线圈的永久磁铁。对方传来的话音电流在通过线圈时产生一个磁场,吸引磁铁前面的薄铁片产生振动,发出声音。振动的大小决定于流过线圈的电流的大小。这就是受话器为什么能把电信号还原成声音的简单道理。
在我们打电话时,第一个动作便是“摘机”(把送受话器从电话机上拿下来)。这时,电话机上承载送受话器的部分(叫“叉簧”)就会弹起来,使电话机与交换机之间的电路接通。如这时交换机的机线有空,便向电话机送去一个连续的“拨号音”,它告诉你:“我已经在待命,请拨号!”
电话机的拨号盘有旋转式的和按键式的。用它们拨号时,送出去的是直流脉冲或双音频信号。不管是哪一种信号,它们的作用都是控制电话局里的交换机,让它去完成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间的接续。
如果被叫电话空闲,交换机便向它送出一个振铃电流,使对方的电话机响铃。这是在告诉对方:“有人来电话了!”与此同时,主叫用户将听到一个“回铃音”。如果对方电话没空,交换机便给主叫用户送出一个“嘟、嘟、嘟……”的“忙音”。
就是震动频率的事儿,通过转换器变成便信号,到了终端再通过解析还原振动频率,就又变成了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