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光眼的概念
青光眼(glaucoma)是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眼压升高水平和视神经对压力损害的耐受性与青光眼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的发生和发展有关。青光眼是主要致盲眼病之一, 其有一定遗传倾向。在患者的直系亲属中,10%~15%的个体可能发生青光眼。
二、青光眼的临床诊断
青光眼临床诊断最基本的检查项目有眼压、房角、视野和视盘检查。
1.眼压 临床眼压测量方法主要有三:①以Goldmann 眼压计为代表的压平眼压测量,其测量中央角膜被压平一定面积所需要的力量;②以Schiotz 眼压计为代表的压陷眼压测量,测量一定重量施加在角膜上,角膜被压陷的程度;以及③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其测量一定力量的气流喷射在角膜上后,所回弹气流的强度。目前公认Goldmann 眼压计的准确性相对最好。
2.房角 房角的开放或关闭是诊断开角型青光眼或闭角型青光眼的依据。简单通过手电筒光源斜照于前房,根据虹膜膨隆情况和虹膜阴影范围可大致判断房角的宽窄。利用裂隙灯窄光带60度角侧照在颞侧角膜缘,以角膜厚度为参照,也可以估计周边前房的宽窄,如果从虹膜表面到角膜内面的距离小于1/4角膜厚度,应考虑是窄房角。目前最好方法是通过房角镜检查直接观察房角结构。此外,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以及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也可检测生理状态下的虹膜形态和房角结构。
3.视野 青光眼视野缺损的类型、进展方式,以及视野缺损与视盘改变的关系都具有一定特征性。定期视野检查对于青光眼的诊断和随访十分重要。Goldmann 视野计可作手动定性和定量视野检查,而自动视野计可精确快速地进行光阈值测定。目前自动视野计已成为评价青光眼视野的标准检查。
4.视盘 青光眼视盘改变是诊断青光眼的客观依据。目前临床常用检测青光眼视盘改变的方法有方便易行的直接检眼镜检查,以观察视盘表面轮廓改变为特点的裂隙灯前置镜检查,以及对资料可作永久记录的眼底照相。早期青光眼获得性视盘改变与正常生理性大凹陷有时不容易区分,近年来多种眼底图像分析系统,如共焦激光眼底扫描系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视神经分析仪,用于评价早期青光眼视盘改变,对盘沿面积、杯容积等有关视盘参数进行定量检测和追踪观察,有助于青光眼眼底改变的早期发现。眼底图像分析系统可对视盘进行定量测量,但在形态识别方面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尚有待改进。目前较有价值的青光眼视盘评价方法仍是高质量同步立体眼底照相。
【临床表现及病期】 典型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有几个不同的临床阶段(分期),不同的病期各有其特征及治疗原则。
1.临床前期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为双侧性眼病,当一眼急性发作被确诊后,另一眼即使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也可以诊断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另外,部分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急性发作以前,可以没有自觉症状,但具有前房浅、虹膜膨隆、房角狭窄等表现,特别是在一定诱因条件下,如暗室试验后眼压明显升高者,也可诊断为本病的临床前期。
2.先兆期 表现为一过性或反复多次的小发作。发作多出现在傍晚时分,突感雾视、虹视,可能有患侧额部疼痛,或伴同侧鼻根部酸胀。上述症状历时短暂,休息后自行缓解或消失。若即刻检查可发现眼压升高,常在40mmHg以上,眼局部轻度充血或不充血,角膜上皮水肿呈轻度雾状,前房极浅,但房水无混浊,房角大范围关闭,瞳孔稍扩大,光反射迟钝。小发作缓解后,除具有特征性浅前房外,一般不留永久性组织损害。
3.急性发作期 表现为剧烈头痛、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严重减退,常降到指数或手动,可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体征有眼睑水肿,混合性充血,角膜上皮水肿,裂隙灯下上皮呈小水珠状,患者可有“虹视”的主诉,虹视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水肿的角膜上皮其上皮细胞间出现大量的小水泡,这些小水疱由于重力作用呈水滴状,类似三棱镜,使通过的光线产生折射现象,从而出现虹视。角膜后色素沉着,前房极浅,周边部前房几乎完全消失。如虹膜有严重缺血坏死,房水可有混浊,甚至出现絮状渗出物。瞳孔中等散大,常呈竖椭圆形,光反射消失,有时可见局限性后粘连。房角完全关闭,常有较多色素沉着。眼压常在50mmHg以上。眼底可见视网膜动脉搏动、视盘水肿或视网膜血管阻塞,但在急性发作期因角膜水肿,眼底多看不清。高眼压缓解后,症状减轻或消失,视力好转,眼前段常留下永久性组织损伤,如扇形虹膜萎缩、色素脱失、局限性后粘连、瞳孔散大固定、房角广泛性粘连。晶状体前囊下有时可见小片状白色混浊,称为青光眼斑。临床上凡见到上述改变,即可证明患者曾有过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大发作。
4.间歇期 指小发作后自行缓解,房角重新开放或大部分开放,小梁尚未遭受严重损害,不用药或仅用少量缩瞳剂眼压不再升高。间歇期的主要诊断标准是:①有明确的小发作史;②房角开放或大部分开放;③不用药或单用少量缩瞳剂,眼压能稳定在正常水平。从理论上讲,急性大发作经过积极治疗后,也可进入间歇期,但实际上由于房角广泛粘连,这种可能性很小。
5.慢性期 急性大发作或反复小发作后,房角广泛粘连(通常>180度),小梁功能已遭受严重损害,眼压中度升高,眼底常可见青光眼性视盘凹陷,并有相应视野缺损。
6.绝对期 指高眼压持续过久,眼组织,特别是视神经已遭严重破坏,视力已降至无光感且无法挽救的晚期病例,偶尔可因眼压过高或角膜变性而剧烈疼痛。
三、 原发性青光眼的治疗
青光眼治疗的目的是保存视功能。治疗方法包括:① 降低眼压,由于眼压是相对容易控制的危险因素,目前对青光眼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或手术,将眼压控制在视神经损害不进一步发展的水平,即所谓目标眼压。目标眼压值因人因眼而异,视神经损害程度越重,其残余神经纤维对眼压的耐受性越差,因此其目标眼压值也相对较低。对晚期病例,要求眼压比一般水平更低,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目标眼压还与视神经损害出现时的眼压水平、青光眼病情进展速度、患者的年龄及可能的寿命有关。除了眼压峰值外,昼夜眼压波动大也是导致病情恶化的危险因素,因此24小时眼压测量对于观察眼压控制情况也十分重要。由于眼压不是青光眼发病的唯一危险因素,部分患者在眼压得到控制后,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仍然进行性发展,因此目标眼压仅是一个相对安全眼压水平。②视神经保护性治疗,即通过改善视神经血液供应和控制节细胞凋亡来保护视神经。
1保持乐观情绪,避免情绪激动,防止手术眼复发或未做手术眼眼压升高。
2按照医嘱按时用药,避免随意加减药量,从而减少手术眼眼压过度波动和药物副作用。
3饮食结构合理、宜荤素搭配,应注意多进食粗纤维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以促进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
4定期门诊复查,主要进行检查包括:视力,眼部常规检查、眼压、视神经的形状和颜色、视野以及房角的情况等。
5部分病人手术后由于眼压控制不理想,需要手术后长期点眼药水配合手术治疗,防止视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6部分采取虹膜根切手术或门诊激光虹膜切开手术以及非穿透性小梁切开术的病人,如果眼压升高需要再次手术的话,往往需要采取小梁切除手术。
7对于已采用小梁切除手术的病人如果眼压升高需要再次手术的话,可以再次采取小梁切除手术并在手术中联合使用丝裂霉素等防止复发的药物。
8对于多次手术的病人,如果眼压升高需要再次手术,往往需要采取睫状体冷冻手术,睫状体激光光凝手术,或者采取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睫状体激光光凝手术。
9对于合并白内障的青光眼患者,如果需要做抗青光眼手术,如果白内障已严重影响视力,可以联合做白内障青光眼人工晶状体(三联)手术。
10对于多次抗青光眼手术失败而视力有保存价值的难治性青光眼,如果联合药物无法控制理想眼压,可以采用青光眼阀门植入手术。
11对于反复发作已经视力完全丧失的青光眼,如果眼压难以控制,眼痛症状严重,必要时不得不采取眼球后视神经剪断手术,或者眼球内容物摘除手术。
首先这个医生说的是很不负责任的,批评和鄙视一下!
青光眼是可以治疗的,当然治疗的目的是挽救视力,但是不能提高视力,是为了保住你现有的视力,如果不治疗的话最后的结果是失明。
方法有两种:
1,药物降眼压。
2.手术降眼压。
建议你去医院详细检查,治疗。不要听信庸医的不负责任的话!最后再次强烈谴责这医生!简直是我们行业的耻辱!
每周得少吃鸡蛋,一周最多吃3个。少看电脑和电视,多做眼保健操,这样可以延缓青光眼的危害。在同仁医院有个专家指青光眼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