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六十年发展简况
重庆,一座充满动感和韵律的城市。生机勃勃的巴渝大地,日新月异的城乡变化……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央直辖和西部大开发开启了重庆历史的新航程。
中央直辖—-重庆腾飞的翅膀
将历史翻回1997年,直辖之初的重庆,百事待举。面对难题,自强不息的重庆人,肩负着中央交办的“四件大事”,用智慧和汗水,实现了工作的稳步推进:
大事之一:扶贫攻坚万众一心。重庆3100万人中,三分之二居住在农村,这就是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特殊市情。重庆人立足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点上,建立起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线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起城乡联系大通道;面上,分类指导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三峡生态经济区等三大经济区的发展。
为使农民增收致富,重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三百工程”相继实施,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每年都多渠道筹集投入10亿多元,推进十个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出台了用地、户籍、融资、基础设施建设等6项配套扶持政策,实施百个经济强镇工程;采取了培训补助、输出奖励、费用减免、权益保障、回乡创业等5大措施,实施转移百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工程,先后有613万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全社会广泛参与开发性扶贫,扶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直辖初的12个国家级、8个市级贫困县已成建制脱贫,贫困人口由366万人减至65万人。
大事之二:百万移民有序搬迁。三峡100万移民被称为“世界级难题”。移民工作的重点、难点都在重庆。重庆库区动态移民达107万人,占库区移民的85%以上。重庆人把大规模的移民迁建、城镇复建、产业重组、功能重构当作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难得机遇。经过艰苦努力,已搬迁安置移民81.47万,其中异地安置13.98万,库区基础设施和城镇各项功能得到完善,夯实了经济发展基础。复建房屋1338万平方米,移民人均住房面积比搬迁前增加了10多平方米。移民的教育、文化和医疗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针对库区出现的产业空虚问题,重庆人又开始了认真实施《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使移民“安稳,致富”。
大事之三:国企改革波澜壮阔。作为老工业基地之一,重庆集“东北现象”和“西部现象”于一身。直辖初,国企历史包袱沉重,结构性矛盾突出,负债率都在80—90%。为突出重围,重庆响亮提出:举全市之力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5444”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顺势萌生。计划到2010年,工业经济总量、工业集中度、工业经济效益和质量、信息化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人民生活和就业水平实现“五个显著提升”;集中力量发展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资源加工、高新技术“四大重点产业”;抓好优化调整生产力布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四大战略任务”;实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发挥人才支撑保障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四大保障措施”,走一条有重庆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几年来,全市三分之二的企业改制为股份制企业,股份制经济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0%以上。国有经济比重由直辖前的70%下降到50%以下,非公有制经济支撑起重庆经济的半壁江山。2000年国有企业实现了整体扭亏,此后,企业盈利连年大幅攀升。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3%,利润增长40%。
大事之四:生态重庆魅力初现。生态安全是重庆肩负国家和民族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全市上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环保,直辖八年共投入200亿元实施小流域和水土流失治理、“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和“青山工程”。城市大气和噪音污染得到明显控制,一批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建成投入运行,库区水质保持在Ⅱ、Ⅲ类标准,地质灾害防治、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初见成效,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西部大开发——重庆加速发展的引擎
西部大开发战略,吹响了重庆城乡加速发展的号角。重庆,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变化着:
变化之一:经济实力跃升台阶。在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和“能快则快尽量快”思路指导下,重庆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重庆速度”,GDP增长一年一个台阶。2004年成为直辖以来发展最快最好的一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665.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40.5%,绝对数是1996年的5.5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5%。2004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上,281个参评城市中,重庆排名第12位,列西部城市第一。
变化之二:交通建设提速发展。伴随着西部大开发,全市交通建设大提速。几年时间,“八小时重庆”主干工程和“半小时主城”畅通工程先后建成,最边远区县到达市区的时间由过去的2天缩短到现在的8小时,主城九区间的通达不超过半小时。铁路、高速公路、空港机场、航运码头建设此起彼伏。重庆人把交通发展目标整整提前了10年,“天堑变通途”的世代憧憬,正快速变为现实。到2010年全市将形成高速公路“二环九射”、铁路“一环八射”、机场“一大两小”、水运“一干两支”,结合管道运输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变化之三:对外开放内外并重。近年来,重庆的开放型经济加速发展,开始进入“引进来”“走出去”并举的新境界。直辖八年来,外贸累计出口86.5亿美元。2004年突破20亿美元,同比增长31.9%。累计利用外资达到41亿美元,引进外资企业3600多家。《财富》杂志把重庆列为中国第四大投资热点。世界500强中的福特、ABB、拉法基、法国水务、家乐福、麦德隆等知名企业纷至沓来。国内区域经济合作加强,2004年实际利用内资达86亿元,同比增长51.7%,增速比上年提高40个百分点。
变化之四:商贸流通繁荣活跃。近年来,中央商务区、区县商圈、专业特色街和社区商业四个层次的商业不断发展,全市商业网点面积目前已达2600万平方米,人均0.84平方米。200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3%。市场购销两旺,消费品零售总额比1996年增长109.7%。住房、汽车、通信、教育和旅游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变化之五: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初中升入高中段教育的比率达到80.7%,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居全国前列。重庆奥体中心、三峡博物馆等社会公益设施顺利建成,国际会展中心、重庆大剧院、科技馆、城市规划展览馆等十大文化建设项目先后启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完善,80多万下岗失业人员已有63万实现了再就业,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12%。
亚太市长峰会——重庆伸出了拥抱世界的双臂
2003年10月,中国重庆市获得2005年亚太地区市长峰会主办权。亚太城市市长会议,是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创设的国际性民间组织会议,是亚太地区城市政府及商界加强交流、推动合作的重要平台,是在国际上有着广泛影响的市长论坛。
重庆经过激烈的角逐,从6个申办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2005年亚太城市市长峰会主办城市。这是亚太城市市长峰会第一次在中国、第一次在亚洲举办,重庆获得主办权,是中国乃至亚洲城市的荣幸。
“内聚人心促发展,外树形象交朋友”。重庆人把承办好这次盛会作为一次机会。重庆先后安排了近70亿元投资,开工建设了56个市政建设项目和77个配套项目。重庆的城市功能将更臻完善,核心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这一切,将给莅会的嘉宾以全新的感受。
“城市•人•自然”是这次会议的主题。喧嚣之中——找回绿色的宁静家园;特色塑造——城市规划的导演艺术;产业脉动——城市活力的生命之泉;管理新政——城市营运的智能拓展;就业拓展——社会公平的机会创造;人文风采——市民素质的永恒话题;和谐周至——城市社区的不倦追求;携手互动——亚太城市的合作交流等八个副题是主题的延伸。
重庆已精心策划了会议总体方案,制定了详细的会议日程,并向亚太地区城市市长、企业领袖和学界精英发出了邀请:第五届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将于2005年10月11日至10月14日在重庆隆重举行。
重庆区划变化:
★1949年12月11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1950年4月,将国民政府时期的18个区合并为7个区。同年7月,西南军政委员会定原重庆市为西南行政区直辖市。
★1952年8月,川东、川南、川西、川北4个行署区撤销,恢复四川省建制,川东行署所辖5个专区及万县市划归四川省,北碚市划归原重庆市。
同年10月,原重庆市区由7个区调整为5个区。
★1953年3月12日,重庆市的巴县、綦江县、江北县划归四川省江津专区;长寿县划归四川省涪陵专区。原重庆市由大行政区直辖市改为中央直辖市,由西南行政委员会代管,北碚市撤销改为重庆市第6区。
★1954年,原中央直辖重庆市划归四川省,改为四川省辖市。同年,四川省江津专区辖壁山县临江区七村飞入重庆市第六区柏林村境内的窑子湾、金银口、大屋基等5块划归重庆市第六区。
★1955年:
1. 四川省涪陵专区辖南川县的万盛、邓家乡、大垭乡、腰子乡、丛林乡、簸箕乡、松林乡划归重庆市。
2. 四川省江津专区辖綦江县的青年、金灵、建设3个乡划归重庆市。
3. 贵州省桐梓县的第十区的平坝、兴文、中朝、青林、上坝、板辽、天桥、茶园、大坝、农林、庙坝、民权、桃子、营寨、王家坝、景星、青山17个乡划归四川省重庆市。
4. 设立重庆市南桐矿区,以原南川县的万盛镇、邓家乡、大垭乡、腰子乡、丛林乡、簸箕乡、松林乡;原綦江县的建设乡、青年乡、金灵乡;以及贵州省桐梓县的平坝乡、兴文乡、中朝乡、青林乡、上坝乡、板辽乡、天桥乡、茶园乡、大坝乡、农林乡、庙坝乡、民权乡、桃子乡、营寨乡、王家坝乡、景星乡、青山乡为其行政区域。
同年6月,四川省江津专区辖江北县第十区桥亭乡的清风村,第九区大田乡的黄桷、大田、龙塘、市坪4个村和土主乡的新农、石佛2个村及石家乡的全部划归重庆市。
同年10月,重庆市第一区更名为市中区,第二区更名为江北区,第三区更名为沙坪坝区,第四区更名为九龙坡区,第五区更名为南岸区,第六区更名为北碚区。此时的四川省重庆市7区形成,其中,南桐矿区为飞地。
★1959年,四川省江津专区辖巴县、綦江县和四川省涪陵专区辖长寿县划归重庆市。此年,在52年从重庆划出的4个县中的3个县划回重庆市管辖。重庆7区3县形成。
★1960年,重庆市九龙坡区花溪乡的合作、堤坎、麒龙和南岸区南坪乡的部分地区划归市中区。
★1965年,设立重庆市大渡口区,以九龙坡区的新山村、跃进村、九宫庙等3街道为其行政区域。重庆8区3县形成。
★1974年,设立重庆市双桥区,以大足县邮亭区双桥公社,原通公社的青春、天星、白鹤、天桥4个大队,龙水区土桥公社的茅店、新民2个大队为其行政区域。重庆9区3县形成。
★1977年,四川省江津地区辖巴县划归重庆市。重庆9区4县形成。
★1983年,撤销永川地区。所属永川、江津、合川、璧山、荣昌、大足、铜梁、潼南8县划归重庆市管辖。重庆9区12县形成。
★1986年,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政府驻地由李家沱迁至杨家坪。
★1992年,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驻地由上新街迁至南坪万寿桥。撤销永川县,设立永川市,由重庆市代管;撤销江津县,设立江津市,由重庆市代管;撤销合川县,设立合川市,由重庆市代管。重庆9区9县3市形成。
★1993年,重庆市南桐矿区更名为万盛区。
★1994年:
1. 扩大重庆市渝中区、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地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北碚区的行政区域。
⑴渝中区辖原市中区的七星岗、较场口、解放碑、朝天门、望龙门、南纪门、菜园坝、两路口、王家坡、上清寺、大溪沟11个街道办事处和从沙坪坝区划入的大坪、化龙桥2个街道办事处。区人民政府驻和平路。
⑵江北区辖华新、石马河、大石坝、观音桥、五里店、寸滩、江北城7个街道办事处和唐家沱镇,从南岸区划入的郭家沱街道办事处,从江北县划入的鱼嘴镇、复盛镇、五宝乡。区人民政府驻华新街。
⑶南岸区辖南坪、龙门浩、海棠溪、玄坛庙、弹子石、大佛段、铜元局、花园路8个街道办事处和南坪、南山、峡口、涂山、鸡冠石、黄桷桠6个镇,从巴县划入长生桥、迎龙、广阳3个镇。区人民政府驻南坪万寿桥。
⑷沙坪坝区辖小龙坎、沙坪坝、磁器口、井口、廖家溪、石井坡、童家桥、渝碚路、天星桥、土塆、新桥、山洞、歌乐山13个街道办事处和覃家岗、歌乐山、井口3个镇,从巴县划入陈家桥、曾家、西水、土主、青木关、凤凰、回龙坝8个镇和中梁乡。区人民政府驻小龙坎,
⑸大渡口区辖新山村、跃进村、九宫庙3个街道办事处,从九龙坡区划入茄子溪街道办事处和八桥、胜利2个镇,从巴县划入跳蹬镇。区人民政府驻新山村。
⑹九龙坡区辖杨家坪、谢家塆、石坪桥、黄桷枰、中梁山5个街道办事处和就龙、华岩、2个镇,从沙坪坝区划入石桥铺街道办事处、石桥镇,从巴县划入西彭、铜罐驿、陶家、白市驿、巴福、走马、金凤、含谷8个镇和石板乡。区人民政府驻杨家坪。
⑺北碚区辖天生、朝阳2个街道办事处和歇马、龙凤桥、天府、童家溪、澄江、蔡家岗、东阳、北温泉、施家梁9个镇,从江北县划入水土、复兴、静关、柳荫、三圣、偏岩6个镇和皮家山、石坝2个乡。区人民政府驻碚峡中路。
2. 撤销江北县、巴县,设立渝北区、巴南区。
⑴渝北区辖原江北县的两路、沙坪、回兴、石坪、龙溪、人和、大竹林、礼嘉、鸳鸯、木耳、王家、兴隆、茨竹、大塆、中河、龙兴、洛
碛、石船、麻柳沱、统景、大盛21个镇和古路、高嘴、水庆、石鞋、华秦、天堡寨、舒家、关兴、张关、明月、龙安、白岩、黄印、悦
来14个乡。区人民政府驻两路镇。
⑵巴南区辖原巴县的鱼洞、鹿角、惠民、木洞、青山、丰盛、双河口、麻柳嘴、二圣、五布、东泉、姜家、天星寺、天赐、接龙、小观、
花石、石龙、石滩、一品、安澜、跳石、圣灯山、百节、界石、南彭、公平27个镇和清溪、清和、白鹤塘、凉水、双新、和平桥、龙
岗、陈家、仁流、南龙、忠兴、石岗12个乡,从九龙坡区划入李家沱、土桥2个街道办事处和花溪、南泉2个镇。区人民政府驻鱼洞镇。
重庆11区7县3市形成。
★1996年9月15日,将四川省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委托重庆市代管。(直辖前兆)
★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撤销原重庆市。重庆直辖市辖原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共43个区市县,8.24万平方千米土地,3002万人。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挂牌揭幕大会举行。
同年年12月:
1. 撤销万县市,设立重庆市万县区。同时设立重庆市万县移民开发区,相应设置党政机构,代管忠县、开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6县。(注:开发区工委、管委会与万州区委、区政府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原万县市辖城口和梁平两县由重庆市直辖。
2. 撤销涪陵市,设立重庆市涪陵区。涪陵区辖原涪陵市管辖的枳城和李渡两区,涪陵市管辖(代管)的南川市、垫江县、丰都县、武隆县由重庆市直辖。
3. 撤销黔江地区,设立重庆市黔江开发区。相应设置党政机构,代管石柱、秀山、酉阳、黔江、彭水5个民族自治县。
重庆13区18县4市5自治县形成。
★1998年,重庆市万县区更名为万州区,万县移民开发区更名为万州移民开发区。
★2000年:
1. 撤销万州移民开发区,原万州移民开发区代管的奉节县、开县、云阳县、忠县、巫溪县和巫山县由重庆市直辖。
2. 撤销黔江开发区,原黔江开发区代管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由重庆市直辖。
3. 撤销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设立重庆市黔江区,以原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为黔江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联合镇。
重庆14区18县4市4自治县形成。
★2001年,撤销长寿县,设立重庆市长寿区。重庆15区17县4市4自治县形成。
★2006年10月22日,国务院(国函[2006]110号)批准:
一、撤销江津市,设立重庆市江津区。以原江津市的行政区域为江津区的行政区域,江津区人民政府驻几江街道。
二、撤销合川市,设立重庆市合川区。以原合川市的行政区域为合川区的行政区域,合川区人民政府驻南津街道。
三、撤销永川市,设立重庆市永川区。以原永川市的行政区域为永川区的行政区域,永川区人民政府驻中山路街道。
四、撤销南川市,设立重庆市南川区。以原南川市的行政区域为南川区的行政区域,南川区人民政府驻东城街道。
重庆市19区17县4自治县的行政体制形成至今。
作为一个重庆人,目睹了重庆市直辖以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值得一提的是交通,重庆的交通在直辖前是比较落后的,这么大一个城市就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条路通向外界,长江,嘉陵江将主城分割,车辆过江就只有二座桥,其余的地方就得靠轮船将车辆渡到对岸,每天排队等候渡江的车辆如同巨蟒僵卧,从江边一直蜿蜒难见尽头,按照正常的情况排队过江,至少要二个小时,如果遇到大雾轮渡停航,那就不知道要等候多久,当时的车辆过江之艰难,真是一言难尽。重庆是山城,人们上班下班全靠公共汽车,由于坡陡弯急,道路狭窄,进出主城的就只有二条路,上下班时,堵车非常严重,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堵城。重庆市人民多少年多少代迫切希望能在二江上多建桥梁,盼望天堑变通途。
重庆市直辖前的建筑也是非常落后的,主城区内吊脚楼随处可见,整座城市到处都是破破烂烂的,整个城市给人的感觉就是脏乱破烂拥挤,冬日的天气经常是灰朦朦的,难见阳光,让人感觉到很压抑,总想发泄.由于污染严重,街道两旁的行道树显得蓬头垢面,和挂满蛛网的电线杆子立在一起,更显得没精打采.一到晚上,郊区街道灯光昏暗,许多地方没有路灯,给人的感觉就是不爽!
改革开放,特别是重庆直辖,给重庆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重庆人民建设热情高涨,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重庆市委市府的领导下,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使重庆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重庆人,感受最深的是交通的巨大变化,环城高速,成渝高速,渝万高速,渝黔高速,渝合高速.相继建成通车,向全国,向全世界打开了重庆的大门.目前重庆仅长江、嘉陵江上已建、在建的大桥已超过30座。 桥梁专家称,重庆桥梁数量之多、种类之齐全,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使重庆又有了桥都的美称.桥梁的建成,高速路的建成,使八小时重庆,半小时主城区成为现实.轻轨较新线的建成通车极大的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使人民切切实实的感觉到交通便利带来的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的夜景,每当夜幕降临,皓月当空的时候,不管你是站在南山一棵树,还是站在南滨路,北滨路的江边,当你看到高高低低、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高楼大厦座落在两江环抱的渝中半岛,看到江水势不可挡的向东流去,谁不为眼前的美景而陶醉呢?重庆的夜景绝,江城两岸的夜灯流光溢彩令你眼花缭乱,长江嘉陵江上往来穿梭的游船叫人目不暇接,面对着滚滚长江,尽情地呼吸着山城清新的空气,享受着山城夜景的万种风情,突然觉得生活在重庆这个城市真的是莫大的幸福,开门见山,开窗见绿,生活在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中,却与自然又是如此的亲近,令人感到万分惬意,万分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