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四地少年儿童数学邀请赛的参赛人数非常少,不过2009年夏季,深中和育大联合,用这个比赛招生。
所以今年6年级参赛人数有1千多人,而其他年级不到百人。
“两岸四地”华罗庚金杯精英赛是只有华杯赛一等奖的获得者组队参加。
09年的时候深中的招生参考了两岸四地少年数学邀请赛的成绩。邀请赛水平不高,往年每年参赛人数都很少,今年6年级参赛人数多是因为大家知道这是深中的招生考试
含金量高的是华杯赛,其次是希望。希望杯因为这两年漏题多而被贬。华赛只有小学组和初中组,小学组5、6年级参加,初中组就只有初一。希望杯是小学3、4年级就可以参加,一个年级一个组别,一直到高二
还有不明白的可以进群里问,89339078,深圳小升初家长群
数学是个很奇怪的科目,它存在着一种“梯次掉队”的现象。不是说你低年级的知识学好了,高年级的知识就一定能学好。
梯次掉队是什么
在数学上面,我们常常看到,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批学生数学成绩突然掉了下来;再往后,到了初二、初三时,常常又有一批学生的数学成绩落后了;再往后,到了高中时,仍然有人不断掉队。
很多教育工作者尝试解释这种奇怪的现象,有人说是“孩子大了,不听话了”,有人说是“青春期了,孩子野了”,还有人说,“小时候没有进行思维训练”。
认同最后一种说法,更准确的说,是:思维能力的地基没打牢。
数学是人类的高级思维活动,越往顶层走的时候,需要的各种思维能力就越多,当思维能力不足的时候,掉队是必然的。
比如说——小学三年级以前,数学只需要记忆力就可以了,记住一些计算规则就搞掂了;
但到了小学四年级,光有记忆力就不行了,还要逻辑能力,这时逻辑思维能力不足的小朋友就掉队了;
到了初中,还需要用空间想象力,空间想象力不足的学生们就跑不动了;
到了高中呢,可能还要用到抽象、归纳、演绎等思维能力,这方面综合能力不足的学生,就力不从心了。
这就有点像打地基起高楼,儿童时期打的地基越深越牢,未来起的楼就越高越雄伟,就越不会中途掉队。
所以,要想孩子数学好,首先帮他“打地基”。
怎么打地基
地基怎么打?个人认为有三条:一是开发八种智能;二是生活数学启蒙;三是培养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