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诗人为什么,长忆谢

2025-05-08 12:46:1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谢玄晖是谢朓,南齐著名诗人,李白非常崇拜他的才华,很多诗作都提到过,而“澄江静如练”是谢朓的诗句,谢朓在被排挤出京离开金陵时,曾写有《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著名诗篇,描写金陵壮美的景色和抒发去国怀乡之愁.“澄江静如练”就是此诗中的一句,他把清澈的江水比喻成洁白的丝绸.李白夜登城西楼和谢朓当年晚登三山,境遇同样不幸,心情同样苦闷(李白写此诗是在他遭权奸谗毁被排挤离开长安之后),就很自然地会联想到当年谢朓笔下的江景,想到谢朓写此诗的心情,于是发出会心的赞叹:“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意思是说:谢朓能吟出“澄江静如练”这样的好诗,令我深深地怀念他.这两句,话中有“话”,其“潜台词”是:我与谢朓精神“相接”,他的诗我能理解;今日我写此诗,与谢朓当年心情相同,有谁能“解道”、能“长忆”呢?可见李白“长忆”谢朓,乃是感慨自己身处暗世,缺少知音,孤寂难耐.这正是此诗的命意,在结处含蓄地点出,与开头的“独上”相呼应,令人倍感“月下沉吟”的诗人是多么的寂寞和忧愁.
答案请给予采纳,谢谢!

回答2: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七八两句是全诗的结末,点明诗人在诗歌创作上所推崇的不是别人,而是"令人长忆"的谢玄晖。
这首诗以写眼前景起笔,而归结于对谢脁的钦佩。首尾之间的联系,关键就在于诗人眼前的明丽景色正恰如谢脁诗清新秀丽的风格特点。谢脁的山水诗虽然缺乏充实的社会内容,但对于祖国东南一带秀丽风景的描摹却是异常细腻、精确和生动的。诸如"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等。这些诗句精工明丽、清新自然。由此能体会谢脁山水诗的风格即有如"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明"的明媚。处于这种环境之中,也就自然会联想起当年谢脁描写金陵景色的名句。这正是此诗含蕴精微的所在。
李白时而写自己行迹或直抒胸臆(如一二、五六句),时而描绘客观景物或赞美古人(如三四、七八句),使这条感情线索时显时隐、一起一伏,像波浪推涌,节奏鲜明,又逐步趋向深化。词语选用,韵律变换,色彩、声调、韵味皆协调一致,给人以一种苍茫、悲凉、沉郁的感觉,格外突出诗中的抒情主线,使得全诗浑然一体、愈见精美。
在金陵一个静悄悄的夜晚,凉风习习,我独自一人登上高楼,眺望吴越。
白云低垂,水摇空城,白露好像是从秋月上垂滴的水珠。
我在月下沉吟,久久不归,思念古人,而古人能与吾心自相接者,亦已稀也。
惟有能写出"澄江静如练"这样清丽之诗的谢玄晖,方令人长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