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幼儿的具体行为问题的表现类型、性质,选择与此相匹配的指导方法,也就是说,不同的行为问题应选用不同的指导方法。如:指导目的是要使幼儿某种行为增加,一般采用正强化法,或者使行为增加的间歇强化法等;而要使行为减少,可使用消除法或使行为减少的间歇强化法等。
(2)依据幼儿的个性特点,选择恰当的指导方法,如某些个性内向的幼儿,生来就胆小,若要纠正其退缩行为,则不宜选用惩罚法予以纠正,否则有可能加重其行为问题。
(3)考虑幼儿家庭教养状况,选择有效的指导方法,如某些幼儿在家庭中常受父母责备而得不到关怀、爱护,若要纠正其不良行为,则宜用正强化法,多鼓励幼儿树立信息去克服不良行为。
(4)要征求家长的意见,选择家长愿意接受的指导方法或使家长可以接受的指导方法,家长与教师要密切配合,协调一致,才可能真正指导幼儿的行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