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白粉病在高温高湿与高温干燥交替出现时发病达到高峰,同时在尿素等氮肥施用较多、种植过密、潮湿的田块容易发病或发病较重。生产结束后病菌在老株和病残体上越冬。在华南地区,病菌以无性态分生孢子作为初侵与再侵接种体,依靠气流在田间寄主作物间辗转传播侵染,完成病害周年循环,并无明显越冬期。
病菌在作物生长季节结束前后常产生有性态闭囊壳(在粉状物中呈针头大的小黑粒)以越夏或越冬,但在南方特别是广东地区,很少产生病菌有性阶段,即使存在,其在病害循环中所起的作用并不重要。温暖多湿或高温干旱的天气皆有利于本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