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多行不义必自毙。
多行不义必自毙 [ duō xíng bù yì bì zì bì ]
释义: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白话译文:先秦·左丘明《左传·隐公元年》:“不道义的事情做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 你暂且耐心等待(结果)。”
语法:复句式;作宾语、分句;用于坏人
近义词:自食其果、作法自毙、作茧自缚。
扩展资料:
笔顺
1、自食其果 [ zì shí qí guǒ ]
比喻自己做了坏事,自己遭受到损害或惩罚。
出处:茅盾《〈呼兰河传〉序》:“除了因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乐。”
2、作法自毙 [ zuò fǎ zì bì ]
自己立法,自己受害。比喻自作自受。毙:死。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三回:怎奈此时官场中人,十居其九是吃烟的,那一个肯建这个政策作法自毙呢?
3、作茧自缚 [ zuò jiǎn zì fù ]
蚕吐丝结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比喻自己使自己陷入困境。缚:束缚。
出处:宋陆游《书叹》诗:“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
白话译文:宋陆游《书叹》诗:“人生就象是春蚕一样,作茧自缚。”
这个名言警句可以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作恶多端的小偷终于被关进监狱了所以他的报应来了。一开始没有抓到后面始终都是会被抓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