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宾补

wuwuwuwuwuwuwu
2025-05-11 18:48:0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在现代汉语中,似乎没有“宾补”这一概念,“补语”用于“动词”“形容词”后,叫“动补短语”“形补短语”,合称“后补短语”。
你所说的“宾补”,“补语”虽位于“宾语”后,但归根结底还是“动词”的“补语”,只不过是移动了位置,它是可以“还原”的。
如:
树上掉下一个苹果来。
你是不是认为“来”是“苹果”的补语?
其实“来”是与“下”组合,作“掉”的补语的。
即“树上掉下来一个苹果。”

不知我是否正确理解了你的意思。如果是的话,我的回答应该没错。

你可以不选我的答案,但请尊重我的劳动。
如果你对这个答案满意,而有人复制粘贴我的答案,就请选我的吧。
当然,如果你选了复制粘贴的答案,依照百度的观点也属于“没有违反知道原则的行为”。
(以上内容是我每次发帖都要打上的,请不要介意!)

回答2:

主语:1、定义:主语: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一般表示谓语所说的是“谁”或“什么”。3、符号:双行线。
谓语:1、定义:用来说明陈述主语。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B、一般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3、符号:单行线。
宾语:1、定义:表示谓语动词的涉及对象的语言单位。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一般表示谓语“怎么样”或“是什么”。3、符号:波浪线4、凡能愿动词,如“希望、想、可以、说”等词后面的一般都作宾语处理。
定语:1、定义;用在主语和宾语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2、特点:A、经常由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充当。B、一般定语与中心词之间有“的”字连接。 3、符号:小括号( )。
状语:1、定义:用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前,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副词、形容词、动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名词和方位词充当。B、一般状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地”字连接。3、符号:中括号〔 〕。
补语:1、定义:谓语后面的附加成分,对谓语起补充说明作用,回答“怎么样”、“多久”、“多少”(时间、处所、结果)之类问题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副词充当。B、一般补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得”字连接。3、符号:单书名号〈 〉。
口诀:基本成分主谓宾,连带成分定状补。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举例来说:
小张踢球。这个句子中“小张”是句子的陈述对象,所以是主语;“踢”是谓语动词;“球”是宾语。
定语是修饰限制名词的成分,如上句变成
一中的小张踢很大的球 其中的“一中”和“很大的”是修饰“小张”和“球”的,就是定语
如果变成:小张狠狠地踢球,“狠狠地”是修饰限制踢这个动作的,所以是状语了
补语是,在动词后,起补充说明的作用的,如,小张踢得球破了,中“破了”就是补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