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废除了太监制度?什么时候?

是1923年,光绪帝吗?
2025-05-14 08:34:5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太监”和“宦官”在清朝以前不是相同的概念。宦官早在朝就有,不过那时的宦官并非全是阉人官“悉用庵人”是东汉以后的事情 。“太监”一词,辽代才出现,明代,太监和宦官才发生联系;太监是宦官的上司,是高级宦官;充任太监的必须是宦官,而宦官却不都是太监。到了清朝,太监才成为宦官的同义语。 辛亥革命以后,被推翻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根据民国的优待条件,仍居住在皇宫。包括太监在内的“以前宫中所用各项执事人员”,照常留用。溥仪还违反民国“不得再召阉人”的禁令,继续在民间征召太监入宫。所以直到1922年,皇宫内还有一千一百多名太监。但当时宫内越来越混乱,太监大量偷盗珍宝,还纵火焚毁殿阁销赃灭迹;溥仪害怕饱受欺凌的下层太监起来抗争,睡觉时甚至让皇后为他守夜。这样,到 1923年7月 ,溥仪才不得不决定遣散太监。除了少数太妃身边离不开的太监,其余的全部驱遣出宫。至此,历时二千多年之久的封建专制主义的产物,封建社会的一颗毒瘤——太监制,亦即宦官制,就宣告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