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我是急性咽炎还是急性气管炎?

2025-05-10 10:19:4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一、急性气管炎
1、症状和体征:
急性感染性支气管炎往往先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鼻卡他,不适,寒战,低热,背部和肌肉疼痛以及咽喉痛.剧烈咳嗽的出现通常是支气管炎出现的信号.开始时干咳无痰,但几小时或几天后出现少量粘痰,稍后出现较多的粘液或粘液脓性痰.明显的脓痰提示多重细菌感染.有些病人有烧灼样胸骨后痛,咳嗽时加重.在无并发症的严重病例,发热38.3~38.8℃可持续3~5天.随后急性症状消失(尽管咳嗽可继续数周).持续发热提示合并肺炎.可发生继发于气道阻塞的呼吸困难。
无合并症的急性支气管炎几乎无肺部体征.可能闻及散在的高音调或低音调干啰音,偶然在肺底部闻及捻发音或湿�音.尤其在咳嗽后,常可闻及哮鸣音.持续存在的胸部局部体征提示支气管肺炎的发生。
严重并发症通常仅见于有基础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病人.这些病人的急性支气管炎可致严重的血气异常(急性呼吸衰竭)。
2、诊断:
通常根据症状和体征作出诊断,但如果病情严重或迁延,有指征作胸部X线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或合并症.当存在严重的基础慢性呼吸道疾病时,应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对抗生素治疗无效或有特殊情况(如免疫抑制)的病人,应作痰革兰氏染色和培养,以明确致病菌.
3、治疗:
应休息至体温正常.发热期间应鼓励病人喝水(达3~4L/d).解热镇痛药(如:成人予阿司匹林650mg或对乙酰氨基酚650mg,每4~6小时1次;儿童予对乙酰氨基酚10~15mg/kg,每4~6小时1次)可缓解不适和降低体温.
如伴有COPD,出现脓痰或持续高热和病情较重时,应使用抗生素.对多数成年病人,口服四环素或氨苄青霉素250mg每6小时1次,是有效的首选药物,替代治疗可选TMP-SMX160/800mg口服每日2次.<8岁的儿童忌用四环素,可予阿莫西林每日40mg/kg,分3次口服.当症状持续或复发,或病情异常严重时,应作痰涂片和培养.然后根据优势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生素.如致病原为肺炎支原体或肺炎衣原体,可予红霉素250~500mg口服每日4次.
在流感病毒A流行期间,可考虑用盐酸金刚乙胺治疗。

二、急性咽炎
1、症状:
一般起病较急,先觉咽部干燥、灼热、粗糙、微痛,咽痛渐加重,以致吞咽不便。咽痛可放射到两侧耳部及颈部。重者有时头部转动也感困难。患者因吞咽不便,致使粘液积留于喉咽部,常引起咳嗽。如炎症侵及喉部,咳嗽更重,且有声嘶现象。软腭及悬雍垂发生明显肿胀时,说话常呈鼻音。如炎症侵及咽鼓管,将使听力减退。
此外,患者有全身不适,头痛,食欲不振,口干、口渴、口臭,畏寒,便秘,四肢酸痛。体温升高在380C左右,甚至可高达400C。
以上症状的轻重,因人而异。如无并发症发生,一般4天~1周,可以恢复。
2、检查
咽部粘膜充血肿胀,呈深红色,分泌物物增多。以口咽外侧壁为甚,咽腭弓后粘膜肿胀呈皱臂状突起。咽后壁淋巴滤泡肿大、充血。软腭及扁桃体亦充血,有时悬雍垂水肿下垂,软腭松弛无力。感染较重者,咽侧束亦红肿。鼻腔、鼻咽部及喉部也显炎症病变。颈部淋巴结有时肿大,并有压痛。
根据病史及检查所见,诊断不难,但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麻疹:早期口腔颊粘膜有麻疹斑及眼结膜炎等症状。
(2)猩红热:早期恶寒、高热,咽部弥慢深红色充血,有杨梅舌及典型的皮疹。
(3)流行性感冒:咽部粘膜亦充血,但鼻腔粘膜充血及症状亦很明显。
(4)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发于小儿,有发热、咽痛,扁桃体充血肿胀,其上有灰白色渗出物附着,易拭去。颈淋巴结肿大。白细胞早期减少,以后增多(10,000~40,000),单核白细胞增多在40~80%。血清嗜异性凝集反应阳性。效价在1:64以上。
(5)粒性白细胞减少性咽峡炎:全身症状重,扁桃体及其周围组织有溃疡,上覆褐色坏物。咽粘膜呈紫红色。白细胞显著减少,中性白细胞消失,血小板减少,血沉加快。
(6)淋巴白血病咽峡炎:咽疼痛,扁桃体表面有溃疡,其周围组织有炎性浸润,极似扁桃体周围脓肿,血液检验可以确诊。
3、并发症:
如传染向上蔓延,可发生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向下发展则可发生急性喉炎,气管、支气管炎及肺炎等。
4、治疗: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多饮水及进流质饮食,注意大便通畅。
局部外治:对咽部疼痛者,可用局部外治法,如采取“敷贴法”:将药物直接贴于喉结的上下方,以达到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目的。常用的如扁炎软膏(原名:“扁咽消”、“扁炎消”)。纯中药贴剂,作用直接,对于急性咽炎有治疗作用,其优点:1、疗效显著,能使咽痛迅速消失或减轻;2、对体温及白细胞有调节作用,使之迅速恢复正常;3、透药速度快(在透皮质剂的作用下),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总用药量,提高药效,缩短病程;4、避免了非胃肠道(注射)给药的危险,痛苦与不便;5、作用持久而直接,使药物在病变局部形成药物高浓区;6、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胃肠道因素的干扰与降解作用,减少个体差异;7、无血药浓度峰谷现象,避免全身毒副作用;8、无痛、无创、安全、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