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由于年轻员工多,工作压力大,更有其自身特殊的管理特点。以富士康为例,其之所以能成为全球代工大王,就是因为它实行了“三高一低”的运营战略,即高交货速度、高品质、高柔韧性和低成本,通过实施人海战术24小时轮班、快速转换以抢得先机。而且为了达到低成本高效率这一目标,制造企业内部往往采用的是非常严格的层级管理制度。这一管理体制有以下特点:
(第一)严格的层级制度强调对组织规则的遵守。制造业企业的管理模式基本上是准军事化或军事化管理,有非常严格的层级制度,强调纪律性和员工的高度服从。
(第二)提倡为“大我”牺牲“小我”。企业希望员工不计较个人得失,努力为组织目标而工作。
另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特点就是中国大部分制造业核心领导对“英雄式领导方式”的推崇。现在中国制造企业的核心领导多为“50后”、“60后”,在一项对国内多家企业最高领导的调查中,当问到“哪些人对你的管理理念形成的影响最大?”的问题时,被访人提及最多的是曾国藩、胡雪岩、康熙和柳传志等。
这类领导者的领导行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都是依赖高度集权和超凡的个人能力进行管理和领导的,是一种英雄式的领导。在中国企业过去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英雄式领导成为了主流。而秉持这种管理理念的领导者往往不注重制度建设,以个人直觉代替详细决策论证,凭个人好恶对员工提要求;另外,工作中不敢放权,认为员工不需要想的太多,只要执行好领导人的决策就足够了。
但是80后、90后的员工们显然对此相当抵触,对领导的行为也有不同的解读。比如说,新生代员工将自身与企业的关系看作纯粹的雇佣关系,注重工作是否能够实现自我价值,而不愿意为了企业目标牺牲自身的利益。华为的“床垫文化”、富士康的“半军事化管理”问题频出,其实就是忽略了员工个体的需求和个性。
此外,新生代员工已经具有一定的民主思想,追求平等、反感管理者高高在上、对权威也敢于挑战,对于命令式的领导方式接受度不高;对于领导吝啬授权,凡是自己说了算,员工只负责执行的做法,新生代员工会认为那是束缚了自己的才华发挥,这也是近年来员工离职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那么领导和员工的价值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
原来新生代员工多为独生子女,这一代的成长正好是中国开始进行改革开放的时期,对企业和商业社会有了较早的认识,此外互联网的快速普及让这一代接触到了大量的来自于不同社会的文化和知识。这样的成长背景导致新生代员工的价值观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共同影响,更为“个体化”,他们注重追求个人兴趣目标和价值实现,维护自我权益,淡化权威和权力,厌恶规则,约束、自我意识非常强。
现在新生代员工将成为职场主力,80后的第一批人在2010年已正式步入“而立之年”,其中一部分已经进入管理岗位的情况下,如何管理80后成为制造业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如果掌握了新生代员工的特点,解决和避免目前管理中的冲突并不是难题。新生代员工关注的焦点其实很简单,核心一条就是能否实现自我价值。公司的条条框框他们是绝对可以接受的,但前提是他们在内心里认为这些东西对他们有价值。
因此在做建议方案时,主管们可考虑让员工多参与,因为这些员工并不是要求在多大程度上采纳了他们的意见,而是在多大程度上他们可以参与到决策制定的过程中来。对于已经达到一定能力水平的,要给予充分的授权和职责,给予其一个可以充分发挥自己能力,体现自身价值的舞台。
当然,目前出现的冲突并不是企业单方的问题。比如许多学生在进入职场前没有清晰的个人职业目标和规划,工作后老觉得现在做的事不是自己想要的,又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所以容易出现自我期待与现实价值的偏差,也容易出现一些极端的行为。
管理并不是冷冰冰的规章制度,体现人性的管理,就是要消除管制者和员工之间的距离感。在一个开放的大系统里,如果某一方面顾及不到,就会影响整个组织。而当均衡处于最敏感的临界点时,系统里的任何一个微小的力量都会影响到整体的均衡性。人的成长依赖于他所处的环境,员工所在企业的管理环境不同,造成了他们成长结果各异。而在一个企业中,员工成长的环境就是企业的价值观念所在。只有在那些管理者注重人性化管理的宽松环境下,员工们才能获得更好地成长,而员工的成长又是企业成长的本源。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的成长就取决于企业的价值观念;注重人的发展的企业才能够获得长远的发展。切物的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加以开发利用。尊重每一个成员,关心每一名员工,员工才能真正热爱公司,积极工作。企业真诚对待员工,员工就会变成企业的财富。
我觉得这完全是个人自己的问题,自己承受不住压力就轻生,这本生就是令人鄙夷的行为!如今硬要给它安加一个“富士康”的背景,和媒体推波助澜有很大关系。
跳楼的员工都很年轻,工龄也很短,真要说和富士康的管理制度有什么关系,是很不合理的联系。在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牵强附会,就是现在的社会和媒体的可憎面目。
相反的,这些员工的行为给富士康集团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是那么的大,这才是可耻的!!!
人民大学的朋友?
反映沟通的问题,建议你去问老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