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母爱的壮举
孟母教子
一个杰出人物的结局小异大同:事业成功,名垂青史。但杰出人物的成功之路却各部相同。孟母三迁,是流传中国数千年,几乎家喻户晓的故事,记载了一个母亲为教子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孟子,名轲,山东邹县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教育主要还是贵族特权,民间教育还不普及,人们对文化知识的重要性的人识并不高。作为家庭妇女,孟子的母亲仉氏可以算得上最早理解教育作用,智慧超前的女性。她决心不惜一切代价要把儿子孟轲培养成有文化,有理想的人。
童年时代的孟轲和普通人家孩子没有多少区别,调皮,贪玩,不爱读书,经常逃学。一次逃学回家,母亲正在织布,他母亲将梭线扯断,教育儿子说,学习和织布一样,如果半途而废,就会一事无成。孟母知道学习环境对孩子学习相当重要,为了给儿子改善学习环境,她不顾家庭困难,多次搬家,母亲的良苦用心,感动了儿子,孟子后来发愤读书,钻研百家学说,成为中国儒家文化仅次于孔子的代表人物,被后世尊为“亚圣”。他所著《孟子》一书,在封建社会被列为知识分子的必读教材。
没有孟母,就没有孟子。孟母对儿子教育所付出的爱,获得了后世高度评价。孟母成为善于教子的典范,人们常把关心子女教育,并使儿女成才的母亲敬称为“当今孟母”。
隽母问政
中国政治向来反对妇女干政,但母亲关心当官的子女,教他们做好官,这样的“干政”却受到赞美。西汉隽不疑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位慈母,她用母亲的特殊影响力,经常提醒儿子要公正执法,当个好官,因而挽救了无数无辜生命。隽不疑是河北沧县人,从小在母亲影响下熟读经书,因“文学”出众被推荐到朝廷,汉武帝末年他被派到青州作刺史,主要监督地方官员,诸候。汉武帝死,九岁的昭帝继位,汉武帝儿子燕王刘旦联络山东刘姓宗族刘泽等,造谣说昭帝不是武帝的儿子,要举兵造反夺权,隽不疑得到密报,迅速将刘泽逮捕,粉碎了叛乱阴谋。因有功,隽不疑被提拔为京兆尹,即首都得最高行政长官。
汉武帝爱用酷吏,新皇年少,权臣要巩固权力,也喜欢酷吏。酷吏的最大特点就是听皇帝和领导的话,严格执法,喜欢杀人。京兆尹掌握着辖区内人民生杀大权,权力很大。隽母见儿子官高位重,十分关注儿子使用权力情况。每次隽不疑到各县检查工作,了解案情,回来后隽母都要问:“你这次平反了几个案子?救活了几个人?”如果隽不疑回答说“多有所平反”,隽母就特别高兴,“言笑异于他时”;如果说没有纠正任何案件,“母怒,不为食”,用拒绝吃饭来表示不满。为了让母亲高兴,隽不疑当官执法十分公正严谨,生怕出错,史称“不疑为吏,严而不酷”,“吏民敬其威信”。公元前82年,一个骗子冒充前太子刘据窗进朝廷,百官不知所措,隽不疑引经据典,冷静沉着,化解了一场政治危机,受到“明于大义”的好评,“不疑名声重于朝廷,在位者皆以为不及也”。隽不疑能成为西汉一代良臣,隽母共不可没。
贤哉!隽母。如果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的母亲能像隽母一样时刻关注要求儿女作个好官员,及时提醒他们用好权力,我们的社会就不会出那么多贪官坏官,人民也会从中得到实惠。
严母斥子
俗语说,儿大不由娘。一个人是好是坏最关键还是自己。但能在儿子春风得意时及时发现其错误,示以大意,严加批评规劝,在无法改变纠正其错误时能抛弃亲情,坚守正义,这样的母亲也很伟大,值得敬佩。西汉严延年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个有大智大勇的母亲。
严延年是江苏下邳人。母亲将他抚养成人送出做官,自己仍在家抚养其他儿女。严延年开始做官很不错,有能力,不畏强权,严于执法。河北涿州号称难治,朝廷派他去做太守,他严惩豪强,保一方平安,颇有政绩。后被调到更重要的地方河南任太守。随者官级的上升,任官时间加长,他开始对朝廷不满,认为国家对他不公,便滥用权力,为政“酷烈”,喜怒无常,大家认为按法律应判死罪的,他就玩弄权术要让他活,大家认为不该判死罪的,他千方百计找理由将其处死,搞的大家不知他执法的标准是什么,“战栗不敢犯禁”,他从中感受权力的快乐。他特别喜欢集中杀人,汉法规定只有冬月才能处决死刑犯,每到冬天,他就把河南各县的囚犯集中道洛阳一起杀,常“流血数里”,河南百姓称他为“屠伯”。
儿行千里,母心相连。严母很想念在外做高官的儿子。一年冬天,她想到河南与儿子一起过“腊节”,刚进洛阳,严母就发现路上囚车不断,十分吃惊,问清情况后,严母很生气,立即决定在路边客栈住下,不进儿子家门。严延年亲自到客栈接,严母坚决不见,严延年跪在门外,严母不得已才见,一见就怒斥儿子:“你有幸当上太守,治理河南千里之地,你不用仁爱去教育感化百姓,让人民安居乐业,却一味滥用刑罚,来树立自己的威风,你这是当父母官该干的吗?”严延年表示“服罪”,亲自驾车将母接到家。
严母也许看到儿子已无法改变,既痛心又无奈,一过完节不顾儿子苦留,坚决要回老家,在告别儿子之际,严母说了一番让人心痛之言:“天道神明,当官且不可对百姓太残酷。滥用权力,滥杀无辜是要遭报应的。我没想到在我年迈之时会看到年轻力壮的儿子因滥用权被朝廷杀头。我回老家了,为你准备一块墓地吧!”回家后,严母将对儿子的看法,给儿子说的话给严延年的兄弟,族人重复了一遍。过了一年多,严母的话果然得到应验。严延年被人举报,经调查,他有“语言怨望,诽谤政治”等数项违法,公元前58年,即汉宣帝神爵四年,朝廷以“不道”罪将其“弃市”处死,“东海莫不贤知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