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热死了”不算是一句抱怨的话,因为真的热死过人啊。老实说,我这条命就是空调给的。
说到这里小编就好奇一件事,没有现代科技,那古代人是怎么度过夏天的呢?
【衣】
请参见清代长篇权贵生活琐事记——《红楼梦》
以前我总想着古人衣服繁复,炎夏肯定扛不住。
后来一查,还是太天真...
刘姥姥游大观园那个段落有提到,凤姐将“软烟罗”认作蝉翼纱,她身上的棉纱袄的襟子就用到了这种布料。
另电视剧中林妹妹这个LOOK令我印象深刻↓
雪青比甲外罩浅绿薄纱中衣,中衣很薄啊有木有?
其实87版红楼梦的剧情和人物造型,都是严格按原著来的。
西汉就出现了素纱禅衣,而明清时期正是纺织业崛起的年代,黛玉身上的衣服制作工艺并不夸张。
也顺便po一张宝玉的造型嘻嘻↓
至于其他...
人物、造型太多,我选择放弃
【食】
玫瑰清露和木樨清露
宝玉挨了贾珍一顿打,趴在床上动弹不得,巴巴儿地想喝酸梅汤。
袭人担心酸梅汤不利于他的伤势,所以换成玫瑰卤子,宝玉又说吃腻了,然后薛姨妈就送了玫瑰清露和木樨清露。
长这样↓
小编负责任地告诉你,这个浇在冰沙上应该很好吃...
莲叶羹
宝玉伤势好转,王夫人和薛姨妈问他想吃什么。宝玉笑道:“也倒不想什么吃。倒是那一回(元妃省亲)做的那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还好些。”
做这个,要找模具,所以凤姐笑他太“磨牙”了(这里指挑剔)。
红菱和鸡头
三十七回中,宝玉命人给史湘云捎东西,其中就有红菱和鸡头两样鲜果。
红菱出现在炎夏,经常食用有利于解暑生津;鸡头果一般在中秋前成熟,对脾虚、食欲不振有缓解作用。
鸡头果↓
对不起,丑拒。
夏季果子容易腐坏,该怎么保存呢?
三十一回里提到,鸳鸯给宝玉送果子,丫鬟们将果子湃在水晶缸里。“湃”指用冰镇,或冷水浸,使东西变凉。
那冰从哪里来?据《周礼》记载,古人有冬季凿冰,储存在冰窑里,到了夏天享用的习惯。但是,自唐朝末期起,人们学会了用硝石制冰,所以也能在夏天制冰了。(cr飞碟说)
用冰算是官员福利了,普通老百姓想用,也可以去民办冰窑买,只要你有钱...
【住】
关于凉榻,宝玉挨打那部分出现了很多次,这里不多赘述。
之前提到的软烟罗和蝉翼纱,在贾府都用作帐子和窗屉。
无产阶级代表刘姥姥就震惊了:“我们想做衣裳都不能,拿着糊窗子岂不可惜”
这次我站刘姥姥...
第二十二回,宝钗的诗谜“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谜底是竹夫人。
竹夫人是一种圆柱形的竹制品,四周网眼可以通风散热。
长这样↓
可拥抱,可搁脚,用起来就像抱树,画面不要太美。
现在国内很少有人用,在日韩两国倒是很受欢迎。↓
白犀麈用来驱赶蚊虫,价格昂贵。
三十六回,宝钗去看宝玉,刚好宝玉睡着了,袭人在一旁做针线,旁边就放了一把白犀麈。
宝钗也叫它蚊刷子,妹纸说得...好形象↓
【行】
矮大紧高晓松老师在《晓松奇谈》说过,古代人不常出行,一来交通成本太高了,二来路上要是遇到山匪那可就把小命送了。
所以,古人特别热衷于修筑庭院,尽量在家玩,这就得说到贾府极尽奢华的大观园了。
没想到真有人很无聊,制作了平面图。↓
话说,这园子这么大走路多不方便啊。
嗯,其实人家有船...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就说到了,老太君从潇湘馆坐船去秋爽斋就为了吃个饭。
wuli宝哥哥在这样的园子里和诸多姐妹、丫鬟们住在一起,整日采花逗鸟吟诗作对深夜串门...
简直不要太开心哦
小编也想和漂亮小姐姐一起玩耍的说
以上
如果这还没能消暑,大可去找林妹妹聊个天啊,被她打趣(讽刺)几下,保准你小心肝凉丝丝的。
所以啊,不用做社畜的古代人(权贵),夏天可能真的过得比我们快乐唷~~
那个说鸡头叫鸡头果的,也是够够的了,古时候是指水生植物的芡实,鸡头米,所以动不动就用新剥鸡头形容嫩白,因为像莲子一样,剥了是白的。现在也有芡实糕,只是做得比较粗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