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密尔顿和阿隆所之间有什么矛盾啊?

怎么阿隆所要帮马萨赢
2025-05-06 05:12:2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一,事件的完整分析 在这起事件中,出现了有关“额外一圈”的概念,下面将首先从这个问题说起。在F1赛历的17条赛道中,有一些赛道,能够允许一位车手(无法做到两位车手)在排位中赛中多跑一圈。这取决于赛道单圈耗时/赛道长度等因素。而亨格罗林赛道,就是具备这一条件的赛道。 被给予这一“特权”的车手,在进入最后阶段真正的排位计时圈前,能多跑一个“烧油圈”。其结果是,他在做最后的计时圈,车中的燃油可以比别人少一圈,这在匈牙利相当于2.3KG,折合0.05秒的时间。阿隆索便是本站打算采取这一策略的车手。 从摩纳哥站开始,丹尼斯和车队,一直在尽可能的给予两位车手公平的竞争环境。就排位赛这个环节来讲,有几次两位车手在第三阶段开始的载油量都是完全样一样的。 然而,最近在战术上有一定的弹性。一般来讲,一旦决定了理想的载油量,如果车手和他的工程师打算冒险、多搭载两圈的燃油是可以的。但不能小于这个理想数值。 在匈牙利,汉密尔顿在开始第三阶段的排位赛时,的确多载了两圈的燃油。因为他曾在英国站中,享受了这种策略带来的优势(欧洲站不存在这一问题,当时汉密尔顿遭遇撞车事件)。这次轮到阿隆索享受优势——提前进入烧油阶段了。这样,他能够有效的消耗掉上面提到的2.3公斤燃油、进入最后的计时阶段。 然而,这里还有另外一个因素需要考虑——轮胎。因为在这条赛道的排位赛中,最佳轮胎的选择并不是很清晰。在理论上,超软胎是首选,但是这样的选择也存在冒险,因为轮胎可能在没有跑完冲刺圈时,性能便开始衰退。 由于阿隆索的驾驶风格对前胎的损坏更严重,因此他在开始计时圈时(第三节第一次进站)使用的是软胎。而汉密尔顿则是直接了当的选择超软胎(第三节第一次进站)。再加上两人车重的区别,两人在进入排位赛的最后阶段时,车上装配的轮胎是不一样的。 小结:阿隆索使用的是理想载油量,并打算多跑一圈;汉密尔顿比理想载油量多两圈(双方都是自愿决定) 2,交换车位的原因 迈凯轮的计划,从一开始就失败了。按照计划,应当是阿隆索排在维修站出口的第一位(以方便他跑额外的一圈)、汉密尔顿第二,但事实刚好相反。事后,朗-丹尼斯表示:汉密尔顿第一个离开车库排在维修站出口,是因为他的赛车在完成第二节排位、加上预定的燃油后,一旦引擎冷却到特定的温度,就必须马上离开车库。因为车队知道,他们的引擎达到这一温度后,车手便能停在维修站出口让引擎安全的运转3到4分钟的时间(类似于我们常提到的最低稳定转速,空负荷)。 “决定赛车什么时候离开的因素是引擎的温度。”朗-丹尼斯说道,“因为我们知道能让赛车停留多长的时间。所以在降到这一温度之前,我们不能释放赛车。工程师通过一个温度指标来决定释放哪一辆赛车。而当他们(汉密尔顿和阿隆索)驶向出口时,顺序便被打乱了。” 但当时经车队商议、汉密尔顿同意,让阿隆索在一号弯超过去,如果不成就在二号弯。这一计划同时包含一直将基米-莱科宁挡在身后,因为这样法拉利的车手就不能对迈凯轮在该阶段的计划造成任何防碍。 小结:由于非主观因素(引擎温度)导致两人维修站排序颠倒,汉密尔顿同意更换位置 3,汉密尔顿违抗指令 但是汉密尔顿起步的速度非常快,根本没有给予阿隆索超车的选择权。几个弯道之后,阿隆索开始询问汉密尔顿怎么搞的?此时,位于无线电另一端的是车队的总工程师斯蒂芬-哈勒姆(Steve Hallam),后者尽一切努力安抚世界冠军。 接着,另一个工程师理查德-霍普金斯(Richard Hopkins)通过无线电提醒汉密尔顿按照预定的计划让位,霍普金斯的确问了多次,但是汉密尔顿根本没有回应。后来霍普金斯在无线电中向汉密尔顿强调,这是直接来自朗-丹尼斯的命令,但是仍无反应。最后朗-丹尼斯亲自接通无线电,要求汉密尔顿按照之前他同意的事情照办,结果还是没有回音。 毫无疑问,汉密尔顿这次的行为,是对车队内部协议极大的蔑视,而且事后他也没有给予任何恰当的解释。事情发展到这一步,阿隆索开始变心烦气躁,在驾驶舱中的他无疑非常愤怒。而此时他还必须将莱科宁挡在身后更是让情况火上浇油。为了让阿隆索冷静下来,哈勒姆直接告诉两届世界冠军汉密尔顿公然蔑视来自朗-丹尼斯的直接指示。换句话讲,哈勒姆是在告诉阿隆索,车队并没有“暗箱操作”、而是汉密尔顿个人违抗指令。 小结:在车队一再提醒下:汉密尔顿没有履行之前同意的车队协议,阿隆索心烦气躁 4,阿隆索被迫改变策略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汉密尔顿自始至终没有让道。一圈之后,阿隆索降低速度并准备改变比赛的策略。当他第一次进站时,为了保证出去之后获得空旷的赛道,他在站中停留了足足40秒。这次他卸下超软胎,换上了软胎。 阿隆索当时之所以停留40秒,除了为了获得空旷的赛道外,另一个方面也没有必要着急返回赛道,因为一旦确定他没有机会多跑一圈之后,就意味着他有了一些“剩余”的时间。并且毫无疑问,设法将时间耗完,能保证他的最后一个单圈最大程度的临近比赛结束(这样是为了让赛道上橡胶堆积的尽可能多,路面趋于最佳状态,对自己做圈速更有利) 然而,这里却发生了一点小小的意外,由于当时他的右前轮加温毯的锁紧线套在了轮胎上,没能按时将加温毯剥落。使得他多耽搁了5秒的时间。但是,比较特殊的是,这次意外的时间耽搁,却让阿隆索出站后,拥有完全空旷的赛道。如果按照预定时间出站,他反而会遇到一些慢车。 阿隆索之前堆积的怒火,加上在维修站中发生的意外,并没有影响西班牙人的发挥。阿隆索在出去之后做了一个1:20.133的单圈,这一成绩在当时排名第一,而且优势似乎足以让他拿下杆位。但是后来,汉密尔顿在换上一套新的超软胎(注意)之后,以1:19.781的成绩超过了阿隆索。 小结:阿隆索无奈之下改变比赛策略,首次在站中出现停留等待出站时机的情况 5,阿隆索再次遭遇意外 接着,进入了最关键的最后一次进站。但想不到这次,再次发生了离奇的事情。 当时,阿隆索只剩下最后一套新的软胎。但是在最后一分钟,车队却发现轮胎的气压出了问题。因此不得不立即使用一套备份的轮胎。这是一套在系统设置圈时用过的轮胎,虽然胎面已经有部分磨损,但是状况还算理想。 这一情况的出现震惊了阿隆索,因为他期待是一套全新的轮胎。他开始质疑车队的决定,而此时,可能更让他难受的是,他看到了队友汉密尔顿将使用的一套全新轮胎正在被拆开。前面的怒火还没有消退,现在又被“奇怪”的换上一套旧胎(阿隆索那一刻还不知道原因),而队友却……,阿隆索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 而这个时候,迈凯轮还在执行一个倒计时程序(停留20秒)。这一举措希望实现两个目标,一是让阿隆索出去能够获得空旷的赛道,第二是让阿隆索尽可能晚的出去完成他的最后一个计时圈(具体原因上文已经讲过)。同时需要特别提到的是:这次负责倒计时的不是斯蒂芬-哈勒姆(Steve Hallam),而是马克-斯拉德(Mark Slade),该人经常接替一些维修站中的通讯任务。对于阿隆索而言,这是另一个意外! 在阿隆索停靠在站中的时候,汉密尔顿已经进入维修站并等在了阿隆索身后。当时,车队中的每一个人都很清楚,不管阿隆索的倒计时能在出去之后获得多少益处,他们都必须把身后的汉密尔顿送出去。虽然很紧张,但是还有时间

回答2:

就是因为去年两人同在迈凯伦是有过矛盾 因为在迈凯伦汉密尔顿的成绩优于阿龙索所以阿龙索在迈凯伦并不愉快 甚至与车队对他的重视还不如汉密尔顿 当时阿龙索为能回雷诺不惜出来指正迈凯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