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号码数量不足,一些注销的手机号在经过一段“冷冻期”后会被再次出售。于是,各种意想不到的烦恼随之而来:接到莫名其妙的电话和短信,无法注册手机应用账号,原号主若未解绑社交软件、银行卡,很可能个人隐私遭泄露、资金被盗刷……“旧号码”极易滋生“新风险”。
如今,手机号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网络时代的个人身份证明。手机号码虽然能被注销,但这些号码此前在网上的使用痕迹,却不能被同时清除。
扩展资料
相关法律法规早已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在用户终止使用互联网信息服务后,应当为用户提供注销服务。但大多数手机应用开发商或担心用户流失,或忧虑流量下降,所以对账户注销视而不见。
删除、变更个人信息是信息安全的重要一环,个人信息的管理与处置不能处于真空状态。一来消费者的安全意识要增强,注销手机号前及时解绑账户。
二来运营商在出售二手号码时应履行告知义务,提醒号码属性及可能存在的风险;而对于手机应用开发商而言,借鉴“冷冻期”的办法不失为一种选择,超期登录需二次核验,同时积极承担注销责任。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手机号码注销后会消失吗?当心滋生新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