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色印刷的现象解析

2025-05-08 05:44:2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在丝网与胶印的配套生产过程中,因为两种印刷方式的印迹不匹配而产生的套色不准现象是较为常见的问题之一。其出现的原因涉及多方面,通过细致的分析,采用认真的工艺控制和自动调节技术,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损耗,提高效益。 作为一名设计人员,不仅要对色彩学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对各种不同印刷方式的优缺点也要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在产品的设计上有的放矢,发挥长处,避开短处。只有既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又拥有良好印刷适性的作品才能做得比较长久。在四色网目调的印刷上,胶印以其高分辨力、低成本当仁不让。而丝网印刷又能体现一些其它印刷方式所不能达到的特殊效果,如:布纹、冰花、磨砂等。凹印兼有胶印的高速稳定和丝网的墨层厚实等特点,可运用到大面积的底色印刷中去。
在胶片的制作方面,丝网因其自身具有拉伸性,在制作与胶印1:1套色的胶片时,主要套色图案应做得比胶印胶片略大一些。这样在实际印刷中,发挥丝网墨层厚、遮盖强的特点,可有效避免漏底漏空现象的出现。在工序色次的安排上,则根据印刷机的速度、稳定性等特点,尽量遵循先胶印后丝网的原则。 经过上面的一系列控制和调整后,对于平台型的半自动网印机,套色问题已不是很大。但对于以滚筒为承印平台的全自动网印机,仍会出现套印不准的现象。这就与全自动机设计的平压圆的印刷方式有一定的关系了。 在圆形的滚筒上加入承印物的厚度,直接导致了圆直径的增加,另外丝网自身的特性也注定其拉长不可避免,那相应圆的周长也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印迹纵向的伸长不可避免。这里可以套用圆的周长公式:C(周长)=π(圆周率)×D(直径),大致计算出印迹的伸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