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公务员,看到了不良思想现象,了解了它的危害,还要认真分析产生不良思想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我们党始终重视肃清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但是,在思想文化方面肃清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仍然任重而道远。
首先,我国经历了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封建主义思想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积淀在人们的心灵深处。
其次,1840年鸦片战争后,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不良思想文化与封建主义不良思想文化时常交融混杂在一起,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思想行为方式,侵害着人们的心灵。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绝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消失。
再次,我们实行对外开放,有利于人们开阔眼界、活跃思想,增强开拓创新精神,但国外资本主义不良思想文化也会乘虚而入;我们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增强了人们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但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及其消极影响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人与人关系上来,容易诱发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这对人们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产生了很大冲击,也侵蚀了一部分公务员。
从我国社会生活的实际来看,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在不同地区和部门,在不同问题上,在不同年龄、经历和教育程度的人身上,都程度不同地存在。
不良思想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对此,我们公务员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充分认识其危害性。不良思想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腐蚀剂,具有消解民族精神的功能。如果对其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就会摧毁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基础,对中华民族的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不良思想文化侵蚀我们党的健康肌体,是一些公务员腐败变质的重要思想文化根源,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和土壤。如果我们公务员丧失警惕、掉以轻心,就会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实现。
不良思想文化腐蚀人们的精神、动摇人们的信念、扭曲人们的心灵,是一切社会丑恶现象的祸根。如果听任这种瘟疫传播,必然会败坏社会风气,损害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阶段,防止和遏制不良思想文化的滋长蔓延,防止和消除不良思想文化的传播渗透,是必须认真解决的一项历史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