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退休工人的工资由2625.6降到1850

2025-05-08 20:34:2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 即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退休金计算方法及公式:
  (1)基础养老金:
  (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即: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是指参保人员缴费年限内历年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值,(即:参保人员本人当年月平均缴费工资与上年度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值,小数点后保留四位,第五位4舍5入)。
  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
  (2)个人账户养老金:
  参保人员退休时,其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应使用与本人被批准退休当月已满周岁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 ×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3)过渡性养老金:
  退休时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全部平均工资指数×本人97年以前缴费年限(工龄)×1%(当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以上的乘以1.2%);
  (4).过渡性补贴
  过渡性补贴=[(95年后的实际缴费年限×过渡性补贴参数)/参加工作至退休时的全部年限×1%)]×(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最新退休工资的基本计算方式:
  男:(60退休).工资=上缴总额/139 工资基数*工资平均浮动系数*上班年限%
  女:(50退休)=上缴总额/195 工资基数*工资平均浮动系数*上班年限%
  新农保(一律60岁)= (上缴总额 30*上缴年限)/139 基础养老金55元 折合起来,新农保才相当于城镇基本养老的月收入390左右的上缴养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