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峰一个单个的山峰对气候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对南亚季风气候和中亚干旱气候造成决定性影响的,是喜马拉雅山。所以这里把题主的问题稍微改写一下,把珠穆朗玛峰改成喜马拉雅山。如果没有它,中国和印度的气候还真是会发生突变。
最早的喜马拉雅山脉只是和青藏高原差不多高度的低矮山脉。一直到距今六千万年前,由于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加速,才使得喜马拉雅山被快速抬升。今年年初,中国的地质工作者考察了藏南的动植物化石和地质变化,得出结论:在喜马拉雅山快速提升之前,山北藏区一直到新疆的降水量和南亚的水平相当。那时候,今天一片荒芜的藏南一直到南疆都是适于动植物生长的生命天堂。正是因为喜马拉雅山的升起,阻挡了来自南亚的潮湿海洋风。这严重影响了山北地区的降水量,使这里成为了荒原和沙漠。而在印度,喜马拉雅山阻挡的南风则杀了个回马枪,使当地气温上升、降水量增高。有了这么丰沛的降水量,印度才能发展出自成一体的灿烂文化。
如果没有喜马拉雅山,山南和山北区域的地理形态将会因为南来的季风趋于一致。今天是冰冻高原和戈壁的中国境内会得到更多的降水量,以至于水草丰美,适合生命居住。甚至因为印度洋季风和北方来的冷风在某处交锋而令当地的降水量高于平均值。这个位置大概可以位于藏北。如果真的有这么好的气候,那这一区域早就能出现高人口密度的发达文明了。对中国来说,西南方可能又多了一个生产力很高的宿敌。而一旦在历史上的某个时期拿下这一区域,中国的整体经济势力也会让人侧目。
印度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北方来的寒风没有高山的阻挡,会在印度境内穿行。今天温暖潮湿的南亚次大陆将不复存在。虽然这对控制热带疾病会有点好处,但印度想要养活那么多人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在人口数量达不到一定的规模时,发展文明的进步也会变得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