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 阳历 和阴阳历各自有师马优点和缺点??

2025-05-09 19:02:0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一,现行公历(格里历)的优点: 一,公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官方通用,具有通用性; 二,公历属于平时间周期定义的平历,所以其算法简单,天数基本固定,置闰规则; 三, 历年和历日协调的好,历年只有365日和366日两种; 四,历日与太阳高度(直射角度)基本对应,误差只有1至2日左右。 二,现行公历的缺点: 一,公元元年在人类历史中期,不便于推算人类历史早期; 二,岁首没有较强的天文学意义; 三,历月的天数有28日,29日,30日,31日四种,并且排列不规则; 四,具有较强的宗教意义和罗马皇权留下的烙印,不利于不同文化民族的交流; 五,置闰法中400年97闰日没有128年31闰日简单和精确; 六,只管太阳,没有月亮的内容,其日期也不反映月相,是单轨制的太阳历法,不利于保护世界上的月亮文化,也不利于被这些国家的群众的接受和认同; 七,由于历月的长度没有明显的天文学意义,所以人为因素很强,甚至可以被人随意更改; 八由于其是平历,所以它的历日不能和它对应的天象----太阳高度一一对应。 三,现行农历的优点: 一,农历是定历,它具有天文年历的特性,能很好地和各种天象对应,如它的节气严格对应太阳高度,历日较严格地对应月相,闰月的不发生频率和发生频率对应地球近日点和远日点,其它天象如日出日没, 晨昏蒙影,五星方位,日月食,潮汐等,就连历月也大致对应太阳高度; 二,农历历月的天数只有29日和30日两种,且由定朔日规定,人为因素最小,不易随意改动; 三,岁首有较强的天文学意义,具有阴月阳年的天文学意义; 四,阴阳合历,最体现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 五,干支纪年和十二生肖纪年循环使用;由于它包含节气十分利于四季划分,由于它包含月相,所以也十分反映潮汐,日月食等天象和月亮对气候的影响,同时它还包含十二节干支历(类似沈括的《十二气历》,比它更准确)和七十二候的特殊太阳历,是一部双轨制历法,便于不同文化民族间的交流, 六,由于它是最彻底的定气定朔的天文年历性质的历法,所以其它历法都要与进行对照,并且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 四, 农历的缺点: 一,由于农历是定历,历月使用定朔,所以每年的同一历月的天数并不确定,不方便统计天数; 二,历年长度,有353日,354日,355日,383日,384日,385日6种,并且不利于统计年长; 三,干支循环周期60过短,不方便较长时间的区别,也不方便记忆; 四,置闰不透明,闰月不确定; 五,有些有迷信成分,但新中国建国后已经被剔除了,随着科学的普及信之的人越来越少;至于民间某些祭祀活动等已经是民俗了。而不是迷信了。 上述公历农历的优缺点主要体现在西中不同文化和公历是平太阳历及农历是定太阳,定阴阳历的综合历法的差别上。 下面先说说自己的观点吧: 阴历(农历)是咱老祖宗传下来的历法,传统节日也都是用阴历(农历)来计算的,这是需要我们继续传承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但是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是在用阳历精确计时,而关于生日的计算,因为阴历的原因弄的很混乱。。。 最近也经常会讨论到有关生日的话题,很多人都是过阴历生日的,还有人身份证上的日期也是写的阴历生日,可那上边其实都是用阳历标注的(我老妈的身份证就是这样。。。而且好像那个年代的人都是这样。。。) 我很好奇的想,如果那个人马虎一些,工作人员也马虎一点,会不会把阴历二月三十的生日,直接写成公历的 xxxx年2月30日(想到这,我是满头黑线『_『〣) 对于平时日期观念很淡薄的我来说,能记得住生日已经很不错了,我有时候连自己的阴历生日都会想很久。。。因为,平时很少去看阴历日期,更加难以记住阴历的某月某日,今年又会对应到阳历的某月某日。。。 也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会纠结这些问题,就像我总是在纠结,偌大的中国,到现在居然连普通话都没有彻底的普及一样。。。 算了,不想了,这些纠结说出来就好受一些了, 最后说一下,我们的生日,其实还有另一种叫法——母难日,我们在记着自己生日的时候,庆祝的时候,开心的接着礼物的时候,记得给自己的母亲,一个拥抱,一句“我爱你,妈妈”

回答2:

我们俗称的阳历,就是公历,是我国的官历。它虽没有考虑月亮,月没有天文意义。不能指示我国传统节日。但它的优点很多:

  • 规则简单: 平年365天,闰年366天,400年97闰,一年固定12个月,每月天数固定,闰年2月份是29天。

  • 计算精准: 一年的天数接近真正一年365.2422天,平均为365.2425天,误差很小。

  • 世界通用: 多数国家以公历作为官历,我国自民国初年开始也以公历为官历,接轨世界;

  • 有利农业: 24节气在固定日期(正负1天),公历可以直接用日期安排农时,而农历做不到这点。

农历在所有阴历中相比较,还是很相对先进的,但没法跟公历比。农历由于复杂,难有规律,两千年来,传统历法由于不断偏差,修改了几百次历法,可以其复杂性。农历的特点:

  • 一年中,平年12月,有353/354/355天,闰年13月,有383/384/385天。 由于年与年之间月数不等、天数相差大,不便于工业统计比较。

  • 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小月、闰月都毫无规律。最多能连续四个大月、三个小月,历法太复杂,实在不方便。

  • 农历日期与节气不同步,偏差达正负15天,所以不能用日期安排农时,这是农历的先天缺陷,它不得不借助24节气这个拐杖才能安排农事。而公历就可以用日期直接安排农事。所以,农历的“农”字名不符实。许多人还误以为农历更适合农业,恰恰相反。

  • 农历是我国的传统历法,中国文化对月亮情有独钟,农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指示我国的传统节日。这是继续存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