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回答基本可以说是完全错误,基础的数据网上随便一查都能找到,我也就不在赘述。我只说胡德号为何防护性能一流却依然被秒杀的原因。
胡德的防护即使放在40年也是绝对优秀的,在重点防护部位的防护力甚至超越俾斯麦,总体防护水平甚至比耐尔逊还要出色,在前卫级制造出来之前,之所以被称为皇家海军荣耀就是因为通过评估认为胡德战斗力超越耐尔逊。。
耐尔逊实际上是非常差的战列舰,适航性差,又为了遵守条约体重限制严重导致炮塔布局非常不好,而且由于当时英美的错误思路导致不论是耐尔逊还是科罗拉多,对水中弹防护能力都几乎为零。可以说这在战列舰的对射中是致命伤,所幸的是这两类战列舰基本上没遇到过势均力敌的战斗,耐尔逊对俾斯麦的追击也只不过是俾斯麦被耐尔逊为首的半个皇家海军围殴而已。。
胡德号之所以被秒杀,首先需要明确重点防护这个在当时主流的设计思路,所谓重点防护其实就是放弃对非核心致命区域进行装甲保护,这种防护带来的优势就是战列舰在遭受到任何非致命伤时依然能够保持相对完整的战斗力。往往伪军迷甚至某些军迷都会存在的误区是:重点防护可以提高抗沉性,但是实际上抗沉能力只和排水量以及放水隔板布置有关。俾斯麦因其排量巨大拥有非常出色的抗沉性,但是却很容易失去战斗力。。而重点防护的战舰往往可以直到弃船依然保证战斗力。。
好了铺垫了这么多,胡德是战舰设计进步的一个殉葬品,因为胡德的爆炸,一个争论了200年的问题得到了彻底的答案,那就是战舰不同防护舱室之间是否需要完全封顶,(每一个舱室隔断的顶部是否开窗,类似于在墙壁顶端开窗),完全封顶的战舰存在遭重创时难以修复等问题,但不完全封顶的船在自由液面效应的影响下抗沉性普遍较低。。胡德号沉没的原因是副炮被击中引燃了炮台,大火一路烧进炮台下的副炮弹药室内,由于不完全封顶,大火完全无法控制,直接烧进主弹药舱,瞬间引爆整艘战舰。由于胡德的殉爆,此后的战舰不论是仓室还是底层水密仓都采用完全封闭的设计。。
胡德无疑是悲剧的,英国设计师只考虑到了重点防护带来的优势却忽略了非核心部中弹后连锁反应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而这个问题其实有些国家都有或有意或无意的注意到了,比如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和后续的南达北卡,所采用的首先是副炮完全像中心收拢,以保证装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到副炮弹药,其次副炮间隔放大降低被命中的几率,最重要的是完全独立的副炮防护装甲,在副炮炮台下是类似主炮弹药舱的一个圆柱形装甲保护的战斗舱室。。大洋另一边的日本设计的更加简单粗暴,由于大和号设计之初完全就是以舰队决战思路设计的战舰,所以大号和一切设计皆为战斗到最后一刻而设计,大和除了前后主炮后的三联装副炮外,其余副炮完全没有弹药舱,战斗时由人工将弹药从核心弹药库内搬运至副炮炮台,这样即使爆炸也只是相当于被航弹命中,并不会对甲板下造成过多伤害,当然日本人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看似异常豪华的超强副炮防空阵容,可就是打不出有效的防空弹幕。。德国人的设计相比于日本就更简单粗暴了,由于全面防护,直接将水线装甲带向上延伸至整个甲板,直接把副炮划归在装甲保护区内,德国人为此收到的代价就是,虽然核心防护能力异常优秀,但是却极易丧失战斗力,而最后的追击战中也体现出这个问题。
当然不能直接的就承认美国的设计思路正确,只能说是在过往的战例中,美国设计思路没有暴露出致命缺陷,但另一方面更是因为,美国的战列舰在大战之中往往承担的都是防空舰的职责。为数不多的几次前线对射,还因为某个傻傻的船员拉错了东西导致全船停电。幸亏不远处还有一艘自家的战列舰。
俾斯麦”的第三次齐射就准确地命中了“胡德”号。“胡德”号当即中了一颗炮弹。这颗炮弹使该舰四吋口径的大炮起了火。火焰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开来,一直烧到舰上的整个中央部分。霍兰德中将已经意识到了这个不利局面。由于英国战舰舰首正对德舰,“胡德”号和“威尔士亲王”号分别只能使用四门和五门前主炮,而“俾斯麦”号却能够使用全部八门主炮向英国人还击。
5时59分,霍兰德中将下令,全舰左舵20°,以便发挥全部主炮威力。“胡德”和“威尔士亲王”号随即开始转动庞大的坚首。就在同时,“俾斯麦”号开始了新的一轮射击。第四次齐射失的,但是第五轮齐射准确地命中了“胡德”的要害!此时,6时整,“胡德”号刚刚完成转向。
“胡德”号主桅下方升起了极高的火焰,随即战舰发生了剧烈爆炸。“俾斯麦”号第五次齐射的穿甲弹击穿了薄弱的甲板装甲,引爆了甲板下方的弹药库。“胡德”号的舰体顷刻断裂为两截,迅速地沉向海底。6时03分,海面上已经没有“胡德”号的踪影。大英帝国航速最高火力最强吨位最大,战功赫赫名望非凡的战舰,在不到3分钟里就失去了它的存在。海军上将霍兰德和舰长科尔海军上校全部殉难,全舰1400名官兵只有特德.布雷格斯在内的三人获救。
排水量:42100吨(正常)/46200吨(满载)
尺度:全长262.3米,水线长259.2米;全宽31.7米;最大吃水10.2米
武备:8门381毫米主炮/42倍口径;12门5.5英寸(127毫米)副炮/50倍口径;4门4英寸防空炮;4门3磅炮
航速:31节
续航力:5,950海里/18节
主机:144,000 马力
燃料:重油
舰员:1419
装甲防护:
主装甲带
305毫米) 舰舯部 (562'' x 9.6'')
127毫米) 上主装甲带
228毫米) 下主装甲带
102-152毫米) 两端
甲板
76-19毫米
炮塔
前部381毫米;两侧280-305毫米;后部280毫米
指挥塔
228
装甲:侧舷水线装甲带(最大)305毫米,上部装甲带127毫米,隔舱102-127毫米;主甲板38-76毫米,上甲板76-19毫米;炮塔(正面)381毫米,炮座305毫米;指挥塔 228-254毫米。装甲总重量13550吨
很差,因为胡德是战列巡洋舰,当初建造的目的是重视火力和速度,因此留下隐患,虽然经过几次改良,防御问题仍然没有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