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有不少名将是死于乱箭之下的,比如孙坚,张郃,太史慈等人,不过正史中却有所不同:孙坚虽然不是死于乱箭之下,但也是被箭射杀;张郃倒是和演义差不多中了诸葛亮埋伏被射杀,唯独太史慈截然不同,演义中太史慈死于赤壁之战后208年到209年孙权发动的第一次合肥之战,因为里应外合被张辽识破在进城之时被乱箭射杀,“太史慈见城门大开,只道内变,挺枪纵马先入。城上一声炮响,乱箭射下,太史慈急退,身中数箭”,相当于死于张辽之手。然而正史中却并非如此,太史慈不仅不是死于乱箭之下,而且也不是战死沙场而是正常亡故,所以不要被演义骗了:太史慈没参战,张辽也没来,我们来看一下。
208年赤壁之战后荆州一分为三,曹操占据南郡北部和整个南阳以及部分江夏之地,刘备夺得荆南四郡又从孙权手中借了南郡,215年孙刘双方平分了南部荆州:武陵,零陵和南郡属于刘备;长沙,桂阳和江夏属于孙权,在219年孙权偷袭刘备治下的荆州之前,孙权和曹操争斗的重点一直在东线的合肥淮南方向,整个三国时期孙曹双方在合肥一共经历了五次大战,基本上都是孙权处于下风。第一次合肥之战发生在208年12月,孙权挟赤壁之战大胜之势主动进攻合肥,结果攻城不克主动撤军;演义中说曹操一方的主将是张辽乐进和李典三人,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当时三人都不在,守城的是另有其人,三人真正镇守合肥是在215年的第二次合肥之战前,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看看正史中的相关描述。
张辽此时在哪?《三国志-张辽传》记载:“时荆州未定,复遣辽屯长社”,长社在三国时期属于豫州颍川郡,离许都很近,离荆北的南阳郡也不远,这个时间点是在207年曹操平定北方后但还没有南下荆州这段时间,演义中张辽是参加了208年的赤壁之战但是正史中并没有明确提及,只是说到,“太祖征荆州,以俨领章陵太守,徙都督护军,护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路招、冯楷七军”,很可能只是军事上的调动但张辽并未参战。
建安十四年(209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庐江人陈兰、梅成叛乱(陈兰是袁术旧部),《三国志-张辽传》记载:“陈兰、梅成以氐六县叛,太祖遣于禁、臧霸等讨成,辽督张郃、牛盖等讨兰”,不仅张辽没空,乐进忙着和关羽刘备作战也没空,《乐进传》记载:“后从平荆州,留屯襄阳,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南郡诸郡山谷蛮夷诣进降。又讨刘备临沮长杜普、旌阳长梁大,皆大破之”;正史中也找不到李典的参战记载,所以第一次合肥之战李典也没在。
那么第一次合肥之战孙权的对手是谁呢?开始的时候是扬州刺史刘馥,但是刘馥“建安十三年卒”所以很可能是在孙权进攻合肥期间就亡故了,后面主持守城的主要是扬州别驾蒋济(没错就是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以一封书信成功劝降了曹爽的那个蒋济),孙权这边虽然有十万大军,但是周瑜甘宁等名将都在攻打曹仁驻守的南郡所以都没来,也就是说孙权兵马虽多却无出色的能将,孙权的统兵能力只能呵呵两声了,久攻不下被蒋济一封假书信骗住,孙权以为曹操的数万援军很快就会到来于是匆忙撤军。
第一次合肥之战是在208到209年,但是《三国志》记载:“年四十一,建安十一年卒”也就是太史慈死于公元206年,不要说第一次合肥之战太史慈连赤壁之战都没参加,不过他的临终遗言演义和正史相差不大,《三国志》说的是:“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演义中尤为出彩:“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壮哉太史子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