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本就同意抗金,不然金人不早就放进大宋了,只是大宋当时不主张打出去而已,一心只求和。
你想说的问的是赵构如果同意岳飞收复朱仙镇吧。
很明确的告诉你,如果赵构跟岳飞真那么做了,那么当时宋朝就灭了。
考虑历史问题,不要去片面的理解,你要考虑很多事情。
岳飞这件事,不只是涉及到帝王怎么考虑,还要考虑百官的想法,天下文人和武人的想法。
在宋朝初期,以文御武就已经出现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可是文人么最骄傲的口号。
整个大宋早就已经不是皇帝说了算的时候了,甚至皇帝都只是文官的一个傀儡罢了,当年皇帝坚持范仲淹革新,结果叛军都杀到了后宫里去了,那些叛军哪来的?后来皇帝就吓得变成了鹌鹑,再也不敢提什么革新,一群忠臣要么克死异乡,要么被贬出京。
文人上位把持朝政之后,就往死里压制武人,不给武人抬头立功的机会,武人一旦出头那皇帝有了兵权,文人就不可能在控制皇帝。
不然你以为一个小小的秦桧就能弄死亢进英雄岳飞?这不过是文官们心口不选的借口罢了,以文御武啊。
别以为那些文官会为了大局着想,大宋最后的时候,文官们躲在皇城内亲手把皇帝的女人送出了成给别人当玩物也不肯出兵反抗,这就是一群畜生。
当时皇帝要不下令弄死岳飞,文官们都有可能废除他这个皇帝,甚至各地跟文官串连一起的豪商门立刻就敢起兵造反,换个傀儡上台。
不要以为皇帝真的能够决定什么,大宋根本就不是皇帝说了算的朝代,想想岳飞怎么死的,狄青怎么死的,杨业怎么死的,还有西北的哲家军。
大宋的名将不比任何一个朝代少,关键是大宋的决策掌握在文官手里,皇帝没有话语权,而文官们为了利益不可能让武人立功出头,哪怕国家灭了他们都不在乎,权利在他们手上、金钱进了他们口袋,那就行了。
涨够不同音乐飞抗金是有自己的私心的,他害怕岳飞一旦被罚成功,赢回宋徽宗和宋钦宗,那么他的皇帝就当不了了,而且从宋高宗赵构畏敌如虎,缺乏可敌制胜的信心和勇气
那么南宋有可能北伐成功。
当然是更牛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