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易导致耳膜穿孔

2025-05-09 21:23:1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最常见的原因:是经咽鼓管的方向引起的感染,而且多见于婴幼儿时期。由于婴儿的咽鼓管短而相对粗大,管也较直,鼻分泌物、奶汁等易经咽鼓管流入或呛入中耳而发生急性中耳炎。中耳化脓后,脓液腐蚀鼓膜,造成鼓膜穿孔。   2、直接原因:由于鼓膜菲薄,所以在挖耳取出耵聍和异物时不慎损伤鼓膜,均可导致鼓膜穿孔;也多见于头部受外伤,合并颞骨骨折损伤了鼓膜;强烈水柱或气流喷射鼓膜、误将化学腐蚀剂滴入耳内、金属屑矿渣溅入耳道、咽鼓管吹张等也可损伤鼓膜。

回答2:

你好,
鼓膜虽位于外耳道的深部,但很薄,厚仅约0.1毫米,因此,容易造成外伤穿孔。常见的原因如下:
(1)直接外伤:如取外耳道异物时造成外伤,挖耳时不慎被别人碰撞、工厂里热的金属屑溅入外耳道等。
(2)间接外伤:主要是外界空气压力的急剧变化,巨大的气流将鼓膜震破。如炮弹爆炸、燃放鞭炮,跳水时如果耳部先着水面,也能使鼓膜受伤。日常生活中,有的父母动不动就打孩子耳光,殊不知,手掌过去会形成一股强大的气浪,将鼓膜震破。这也是临床上很常见的鼓膜穿孔的原因。另外,中耳的压力过高,也会使鼓膜内外气压不平衡,如用力擤鼻涕、分娩时屏气用力都可使中耳内气压过高,向外冲击鼓膜,使之破裂。
(3)感染:中耳有化脓性感染,脓液腐蚀鼓膜,造成鼓膜穿孔。因此,急性中耳炎一旦有脓液流出,说明鼓膜已经穿孔了。在婴儿期,由于咽鼓管相对粗大,也较平直,鼻的分泌物、奶汁易流入或呛入中耳,发生中耳炎。因此,年轻的妈妈在给孩子喂奶时,不要让小宝宝平躺,正确的姿势是婴儿头高脚低,呈斜坡位。

回答3:

鼓膜穿孔是指耳部受到间接或直接的外力冲击或炎症而导致的损伤。
能够引起鼓膜穿孔的病因较多,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时,鼻腔的细菌、分泌物等很容易通过咽鼓管到达中耳腔引起感染,导致该病的发生。如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多是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
2.外力损伤如挖耳、手术、颞骨骨折、航空气压、爆破、高台跳水及潜水都有可能损伤鼓膜,导致鼓膜穿孔。
3.医源性如鼓膜置管术后并发症等。

回答4:

  您好:造成鼓膜穿孔的原因包括炎症和外伤性因素。
  1、炎症:由于咽鼓管发育功能不良,当上呼吸道感染时,鼻腔的细菌、分泌物等很容易通过咽鼓管到达中耳腔引起感染,进而发生急性中耳炎导致鼓膜穿孔;
  2、外伤性因素:包括挖耳,手术,外耳道异物,高台跳水及潜水等都有可能造成鼓膜的损伤,导致鼓膜穿孔。

回答5:

有中耳炎的,导致鼓膜穿孔,或者受伤也是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