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瓶中有瓶塞,你会怎么办?请教教?

2025-05-07 22:44:3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输液瓶的瓶塞的硫化时间为60s--120s,材质为丁基橡胶或溴化丁基橡胶等!!

回答2:

一次性斜面针头与一次性侧孔针在配药中的应用对照 在临床上护士配制注射药物时,经常有瓶塞碎屑堵塞针头或掉入输液液瓶中现象。若掉入输液瓶中的碎屑不被有效清除,便只能弃之不用,造成浪费。现我院应用一次性侧孔针加药,通过与普通斜面针头对照,发现可有效避免此现象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分别用一次性普通斜面针头、一次性侧孔针头(均为12号)配制药液。 1.2 分组 配药500瓶,随机分为2组,每组250瓶,各组中同一厂家规格的液体瓶数相等,使之具有可比性,并仔细记录。 1.3 方法 2组均由同一个人操作,避免个体差异。将输液瓶端正置于治疗台上,左手固定输液瓶,右手将吸有药液的注射针头垂直于瓶塞面插入,然后推进药液。两针头同样操作。 1.4 效果评定 (1)产生瓶塞碎屑:瓶塞碎屑堵塞针头或掉入输液瓶中;(2)无瓶塞碎屑:针头内及输液瓶中未发现瓶塞碎屑。 2 结果 两种针头配药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两种针头配药效果比较(略) 3 讨论 瓶塞为橡胶质地,具有很大的伸展性,普通针头斜面角度容易嵌入微塞而致推进输液瓶中,侧孔针前端为封闭圆锥形,推药孔位于针头旁侧面,可有效地避免刺穿瓶塞时带入塞粒;瓶塞碎屑中的内容物如硫化物及一些助剂、填充剂、黏胶剂等溶解到药液内,对人体有害;从外观上是一种异物,若护士在检查中未发现,会给患者带来紧张感,甚至造成医疗纠纷;普通针头配制后若有碎屑则弃之不用,造成很大经济损失。应用一次性侧孔针加药,降低了加药微粒污染药液的机会[1],减少了外源性污染,保证了配药质量和输液安全,减少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查看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