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导弹是什么?

2025-05-13 04:10:15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生物导弹一般指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抗体。通常采用杂交瘤技术来制备,杂交瘤抗体技术是在细胞融合技术的基础上,将具有分泌特异性抗体能力的致敏B细胞和具有无限繁殖能力的骨髓瘤细胞融合为B细胞杂交瘤。

用具备这种特性的单个杂交瘤细胞培养成细胞群,可制备针对一种抗原表位的特异性抗体,即单克隆抗体。



克隆化方法:

经过抗体测定的阳性孔,可以扩大培养,进行克隆,以得到单个细胞的后代分泌单克隆抗体。克隆的时间一般说来越早越好。因为在这个时期各种杂交瘤细胞同时旺盛生长,互相争夺营养和空间,而产生指定抗体的细胞有被淹没和淘汰的可能。

但克隆时间也不宜太早,太早细胞性状不稳定,数量少也易丢失。克隆化的阳性杂交瘤细胞,经过一段时期培养之后,也还会因为细胞突变或特定染色体的丢失,使部分细胞丧失产生抗体的能力,所以需要再次或多次克隆化培养。

克隆化次数的多少由分泌能力强弱和抗原的免疫性强弱而决定。一般说,免疫性强的抗原克隆次数可少一些,但至少要3~5次克隆才能稳定。克隆化的方法很多,包括有限稀释法、显微操作法、软琼脂平板法及荧光激活分离法等。

回答2:

所谓生物导弹,就是具有识别肿瘤细胞和杀死肿瘤细胞双重功能的药物。它是正在研究中的一种导向型治癌药物。由于它像军事上的导弹,所以它同时具备有识别目标,摧毁目标的能力,因此被称为“生物导弹”。

生物导弹由两种不同功能的分子装配而成。一种是专门识别癌细胞的分子,另一种则是可以杀死癌细胞的药物分子。这两种分子组装在一起,一旦进入体内,便在人体内随血液前进,专门寻找癌细胞进行攻击,令人放心的是它不损伤其他正常细胞。

目前想做成非常高效的生物导弹还比较困难。科学家想出了另一办法,从体外给人体施加一个磁场,纳米粒子在外加磁场的导向下集中到病变部位。磁性纳米粒子在分离癌细胞和正常细胞方面经动物临床实验已经成功,显示了纳米在医学界引人注目的应用前景,欧美已经利用这一技术来治疗癌症患者。包敷有高分子及蛋白质的磁性纳米粒子载体携带着药物注入人体内,在外加磁场的引导下使其达到病变部位释放药物,达到定向治疗的目的,从而减少人体其他健康部位因受药物作用而产生不良反应。动物临床实验表明,以氧化铁为代表的纳米磁性粒子是发展这种治疗方法最有前途的对象。

2000年,德国柏林医疗中心将铁氧体微型粒子用葡萄糖分子包裹,在水中溶解后注入肿瘤部位,使癌细胞和磁性纳米粒子浓缩在一起,肿瘤部位完全被磁场封闭,通电加热时温度达到47℃,慢慢地将那可恶的癌细胞杀死,而周围的正常组织丝毫不受影响。有的科学家用磁性纳米颗粒成功地分离了动物的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已在治疗人骨髓癌的临床实验中获得成功。还有,一些科研人员用纳米药物来阻断血管饿死癌细胞。这将充分证明纳米的重要地位。

我国科技工作者从1982年开始从事生物导弹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他们用丝裂霉毒素与抗肿瘤抗体进行化学连接,其药性比原来的提高100多倍,为了证明这一成果,他们在动物身上进行试验,并且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用这种生物导弹对肿瘤局部进行注射,町使肿瘤全部消除。生物导弹的奇妙作用,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期盼在攻克癌症上能起药到病除的作用。我国成功研制出的纳米新药,只有25纳米长,但它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微生物具备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用数层钠米粒子包裹的智能药物在进入人体后,可主动搜索并攻击癌细胞或修补受损组织,达到以往药物无法起到的效力。它还具有广谱、亲水、环保等多种性能,即使达到临床使用剂量的4000倍以上,而且受试动物也无中毒表现,这种新药品对受损细胞具有修复作用,临床使用效果显著。

近年来,我国一些科研人员应用生物导弹已治疗了一批肿瘤患者,其中75%的患者收到良好效果,有的患者经治疗后肿瘤几乎消失。其方法一般为静脉注射,连用5~7天。如果有条件,可以进行动脉插管,即将管子插至肿瘤附近的动脉,从插管内一次注入生物导弹。根据临床应用的经验,该方法对很多肿瘤都有较理想的疗效。

科学家设想未来可能制造一种纳米级药物,他们定向识别癌细胞后,会进入细胞的内部,然后引爆自身携带的微量炸药炸毁癌细胞。如果这个想法得以实现,那可真是名副其实的生物导弹。如果成功,那么世界上的医疗水平也将会大幅度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