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期药品怎么处理?
个家庭都备有常用药,药物放久了难免会过期。平日里,市民在看清药物所针对的症状、不良反应等信息之外,还要注意其有效期。发现“过期药”应及时稳妥地处理,以免误服或造成污染。
市民:会定期清理药箱
“我会定期清理家里的药箱,发现过期的药物就会及时扔掉。”家住浣纱路的市民王玲说,清理药品这件事,不但自己很留心,还教育过家里5岁的孩子,生病了千万不能自己翻药吃,要让爸爸妈妈看清楚,“批准”吃才能吃。
家住油榨街的余红家里存放的药比较少。“一般情况下,我是等身体不舒服时才去医院或药房咨询,这样买的药会比较‘新鲜’。家里存放的药,服用之前也会特意看清日期。”她说。
家住清镇的周艳燕是一位年轻妈妈。自从有了孩子以后,她吃药和用药可以说是“分外小心”。“特别是给孩子吃药,我会很认真地咨询医生,查看药物的说明书和有效期,有过期的药物也会及时扔掉。”
药房:按规范销毁过期药
面对过期药品,药房如何处理?记者就此展开了走访。
“我们药店的过期药品都会按规范作销毁处理,销售时也会标注药物有效期,还会专门提醒老年消费者,如果药物放久过期了,就不能再服用。”延安中路一树药业药店营业员张女士说。
位于绿苑小区里的绿苑药房营业员介绍,该药房对药物名称、生产厂家、批号、有效期等都有详细记录,一旦超过有效期便会进行销毁。
望城坡舒普玛药房营业员则表示,市民买药、用药大都比较谨慎,但也曾遇见过疑似因使用了过期眼药水而导致眼睛发红的大学生,“我们提醒购药者,要注意药物的期限。”
省药监局:正建设专门的药品回收柜
中国古话有“是药三分毒”的说法。“超过了有效期的药物,不仅药力效果会大大降低,而且因为长时间的存放可能会导致药物自身产生化学变化,出现对身体有害的物质。所以,超过了有效期的药物,千万不能使用。”采访中,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流通监管处处长陈湘说,需要提醒的是,药物还可能对环境造成破坏,所以应该将过期药物拿到药店的“药物回收柜”集中进行回收销毁处理。
陈湘介绍,省药监局已在全省铺开“过期药品回收工作”。“目前,安顺已经做得很好了,药店都有标志明显的药物回收柜;而贵阳的过期药物回收点、回收柜还在建设中。”
“不少市民在家中都备有少量非处方药物。非处方药物对身体的副作用小,也可以应对部分常见病症,这种存药的做法是没问题的。”陈湘特别提醒,千万不要将过期药物卖给私人回收者,这很可能使得过期药重新经过非法包装改造后又回到市场,害人又害己。
目前,我国法律没有明文规定该如何处置过期药品,不但普罗大众面对过期药品无所适从,甚至药企、医院通常也都没有明确的处理模式,而对于不法商家随意倾倒过期药的行为,政府相关部门处理起来也感到棘手。
药品过期后不仅药效降低,还可能分解出有害物质,对人体产生损害。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对药品管理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随意丢弃过期药品容易造成被不法商贩重新包装重复销售、儿童捡拾引起药物中毒等恶性后果。过期药品由于污染性强,早已被发改委明确列入《国家危险废弃物目录》。
1、交回医院药房进行集中处理
药品一旦过期变质就应彻底销毁,以防流入不法分子之手。最好的办法是将过期变质的药品交回医院药房进行集中处理,以免污染环境,尤其是一些特殊性质的药品,如青霉素,如果自行处理,防护不当或者散发空气中,可能造成过敏意外。
2、市民自己处理过期药
如果是口服片剂、颗粒剂、滴丸剂等过期药,不要整瓶或整盒扔掉,先捣碎,然后混着生活垃圾一起处理。
如果是胶囊,需将之溶于热水中,等到融化后,再将稀释后的液体倒入下水道冲走。
如果是眼药水、口服液等液体药物过期,可以把液体分别倒入下水道冲走,注意不要混杂。
眼药膏等膏状药物,挤出来收集在信封内封好后丢弃。
如果是喷雾剂药品过期,在户外空气流通较好的地方,避免接触明火的情况下,先彻底排空再丢掉。
如果有抗菌、抗癌药、治疗血液科疾病的药物过期,因这类药物比较危险,最好送到医院或者医药公司处理。
3、源头上减少个人剩余药品数量
一些家庭剩余药品的源头就是医生多开、乱开药。一方面医疗机构对公费医疗人员的开药量要加以限制,避免大药方,同时鼓励药店探索对于大包装、大剂量药品分拆零售的模式。另一方面,应加强宣传教育,改变公众“囤”药习惯,提高对过期药品危害的认识,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
1.5万吨,这是全国一年产生的过期药品估计量,用载重10吨的重型载货卡车来运,需要1500辆。
2016年,新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发布,家庭过期药品名列其中。对于这每年危害用药安全、引发环境污染的1.5万吨危险废物,却面临着回收难的尴尬局面。
梳理发现,对于大多数危险废物的处理,均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而对于过期药品的回收处理,目前却并没有相关规定,致使一些地方虽然制定了过期药品回收制度,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无人回收、无处回收、难以回收等问题。
随着居民对健康的重视以及药店的普及,很多家庭都会常备一些感冒、发烧、拉肚子的应急药品。很多身患慢性病的中老年人因为长期用药的原因,通常有“囤药”的习惯,或者为了少跑医院挂号取药,要求医师多开药,或者在社会药店做促销时多买药。
此外,除了“囤药”,一些医院看病开药时的“大处方”行为,以及一些售卖的非处方药品大包装,也容易造成药品用不完而被剩下和浪费。
“过去总觉得药过期了也就是药效受点影响,还能吃,但看到了很多介绍,知道药过期就和食物过期了一样,会变质,变的有毒,绝对不能再服用了。”王女士说。
可是,过期药该扔到哪里呢?“直接扔掉呗,一些液体类的药最好打开倒进马桶里。”王女士回答得自觉挺专业。
南开大学和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人员对天津市居民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90.7%的家庭会常备药品,83.4%的家庭将过期药品直接扔掉,7.1%的家庭将过期药品卖给二手药贩。
过期药品决不能随便一扔了之。一些药品过期后其化学物质会分解挥发,产生的新物质容易导致过敏、腹泻甚至威胁生命,应该先做物理封存再处理。如果随便丢弃,可能对空气、水源、土壤造成污染。部分药品中还会含有特殊化学元素,需要由专业人士来处理。
“扔到垃圾桶里的药没法分辨啊,只能和其他生活垃圾一样处理。”石家庄市桥西区某小区的垃圾清理工告诉,有时候会看到居民把整盒的药扔掉,他们也没法专门处理。
有业内人士表示,1颗过期药污染相当于3节废旧电池污染,约污染一个人5年的用水量,强致敏性、挥发性的过期药物都会散发有毒气体,大部分过期药品被作为生活垃圾处理,对空气、土壤和水源环境造成污染。
将过期药卖给二手药贩的现象更值得关注,一些不法商贩收购过期药品,并把过期药“翻新加工”,然后再将这些药推向市场,售卖到其他地区或者偏远的农村,这不仅危害百姓身体健康,还会扰乱药品市场秩序。
2017年,北京市查处了一起倒卖“回收药”案件,犯罪嫌疑人李某在不到半年时间里,非法收购、转售药品涉案金额高达20万元。2013年,南京警方抓获了一个违法倒卖药品的犯罪团伙,该团伙以原价5%至15%的价格回收过期、快过期的药品,销往多个省份的偏远地区,涉案金额达1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