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同的用户佩戴助听器效果相差那么大?

2025-05-16 02:35:3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因为每个用户的听力损失类别不同,程度不同,损失时间的长短不同,言语分辨能力也不一样,所以佩戴的效果就会不一样。

回答2:

佩戴效果有4个因素,1.听力损失程度,听损性质,言语的辨别能力。2.助听器性能。3.佩戴助听器后交流的环境是否安静或者嘈杂4.助听器的调试。

回答3:

1.听力的损失程度不同,
2.佩戴时间不同(早发现及时佩戴效果好),
3.年龄不同(老人自身原因——听力损失重,佩戴不及时,听力损失时间长了,佩戴效果差),
科学佩戴,早发现早佩戴效果好,好的助听器功能强大,但是也要根据自己的听力损失情况来佩戴助听器,
再好的助听器不能代替好的耳朵效果!保护残余听力,大脑反应才会更快。

回答4:

因为每个人的听力损失程度,性质,时间都不同,所以佩戴效果会不一样,言语分辨能力和助听器的性能不同也会对助听器的佩戴效果产生影响

回答5:

有这类问题的多为听力损失介于40~55分贝的助听器使用者,以及多数老年性耳聋患者或陡降型听力损失患者。
对于轻中度听力损失者来说,由于听力损失不大, 在安静的状态下确实可以获得有效的聆听,因在安静状态下一般的言语声都能达到60-70dB左右,大于听力损失的程度,故未用助听器就可以获得足够的言语可懂度,只是在人多的时候与嘈杂的环境下有听力困难。一般言语情况下对其的帮助就不为明显了,毕竟在一般的生活环境中人们的交流声都可以在聆听范围之上。因此,助听器对听力损失相对重的与对聆听要求比较高的用户就帮助大,对听力损失轻的用户相对帮助就小。
对于老年性耳聋者而言首先应该理解听到、听懂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听到只要助听器功率合适经过有效放大就可以达到,但是听懂则是大脑对声音信息做出的一个正确分析与判断。所以不同老年助听器用户的大脑反应与功能的不同,就会出现使用相同的助听器也会产生不同的助听效果。
对于陡降型听力损失患者而言,由于高频听力损失严重,而人们的言语清晰度又和高频听力息息相关,现在的研究发现还存在耳蜗高频死区的问题,因此佩戴助听器虽然改善了听力,但是仍不能解决听清并达到理解、听懂语言的目的。利用移频达到可听度扩展或者采用ADRO(自适应动态调整)技术也是新的尝试,可见相同的耳聋程度,不同的耳聋性质也是影响助听器效果的重要因素。
初戴助听器,首先应该对助听器要有个合理的期望值,很多人助听器用得好,是他(她)已用了很多年了,而新配者不是戴上助听器就能和正常人一样的,戴助听器是需要一个适应及学习的过程,建议先从安静环境开始,慢慢适应了再过度到嘈杂及复杂的环境之中,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最好掌握好每次佩带的时间从起初的一天佩戴几小时到整天佩戴;一段时间后再找验配师把不足的地方再作调整,这样你的助听器也一定会与其他人一样,成为你生活中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