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之作与平庸之作的区别,就在于议论分析是否到位。。因为议论文是分析说理的文章,不进行充分的分析、说理,就不能把观点阐述深刻透彻,文章就会简单化,就会缺乏说服力。
要用好既典型又生动的论据,必须做到叙述事例时要高度概括,不能为叙述而叙述,叙述应为议论服务:事例叙述完后要对所叙述的事例进行分析,要用简洁的语言提炼出所选取的意思。同学们常犯的错误是:只叙述事例,不进行分析,形成“论据+论据=观点”的错误形式,其实应用事实论据写作文好比用砖垒墙,事例是“砖”,而分析议论则是砖与砖之间的“泥”,离开这“泥”墙就不牢固。
议论文展开议论一般有如下几种方法:
1、例后分析原因
在叙述完事例后,为了密切所举例子和观点的关系,或为了突出事例所蕴涵的意义,要对其进行进行评论,分析原因。作文中运用因果思维,就是通过对涉及论题的各种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深入细致的分析,由因溯果或由果求因来证明论点。其特点一般是通过对事物结果的各种内容、形式和现象的分析,探究决定事物结果的原因,或推测某种原因将要产生的结果。
例1:《学会包容》
山之所以青,归功于树木的生长,虽然树木从山上获取大量养份,但为这满山的青翠,高山包容了树木;水之所以活,是因为鱼群在水中嬉戏游弋,虽然鱼群会把水搅浑,但为这水的鲜活,水包容了鱼群。而人类亦是如此,大千世界,不会人人相同,总有你不喜欢的性格,总有你不满意的做法,试着包容别人:对别人无意的伤害给予宽容,对别人偶尔的过激言辞给予理解,对别人不同的观点给予承认,对别人另类的作法给予尊重……这样的包容,自我便会得到一种回报,回报来自他人对你的尊重,亦来自他人对你的包容。
点拨:运用因果分析法,要在列举事例之后,找出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因果联系,运用因果句的形式进行分析说理。写作时应该注意观点、材料之间的因果关系的阐释和表述,用原因与结果的必然联系来证明论点的可靠性和正确性,表述形式常为“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因为”,“所以”;另外,运用因果思维分析问题时,不要主观武断,以免造成论证的似是而非、简单肤浅,要对事物发生的原因,进行认真思索,不能只考虑单一的或表面的原因,而应该根据事物的结果和复杂情况,进行全方位、多方面的深入思考。
例2:《谈希望》
正是因为希望之火不熄,楚汉战争中,刘邦才能够不畏失败,屡败屡战,终于统一天下,成就汉室大业;正是因为希望之灯不灭,孙中山才能数遭挫折而不馁,终于推翻满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也正因为希望永存心间,陈景润躲进小楼数十年,历经磨难,以自己的行动向全世界宣告了一个铁的事实:中华民族无坚不摧!希望,希望是前进的原动力,是战胜挫折、失败的法宝。
点拨:这一段文字用由因溯果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采用了三个因果句进行分析说理,紧紧抓住材料之间的因果关系大加阐释,着重强调原因与结果的必然联系,证明了论点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练习:补充下列一段文字的议论内容
人生总不可能一帆风顺,总免不了大大小小的磨难,经受住磨难则能成就人生。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后黯然退出体坛,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面对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