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是青砖汉瓦,古代砖瓦形制在西汉时期成熟,一直运用到近代
秦砖这个词是由民国时期的文人附会而成,网传的秦砖实际上是王莽时期刻印了图形文字的砖与瓦当,或是长条城砖
古代砖类里青砖比土砖红砖质量更好,虽然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但因工序不如土砖红砖简便,直到汉宣帝时期才大规模运用
新石器时代,人们大多住在用泥土、茅草做屋顶的房子中,后来才有人发明了砖和瓦。砖、瓦使建筑更坚固,使用的时间更长。秦、汉两朝是我国历史上的强盛时期,砖、瓦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文化符号。秦砖、汉瓦代表着当时建筑装饰的辉煌成就,后来人们称这个时期的砖、瓦艺术为“秦砖汉瓦”。秦国统一六国后,皇帝对建筑的要求更加严格;工匠制砖时要刻画上几何、游猎、宴客、龙纹、凤纹等图案,烧制的砖要“敲之有声,断之无孔”,后人称秦砖为“铅砖”。到了汉朝,砖、瓦上刻画的内容更加丰富了,并拥有独特的风格。瓦上作画在汉朝达到了鼎盛时期,这时的瓦当非常精美,瓦当上的图案及文字更加丰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金乌蟾蜍和四神瓦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