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们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点叫做正电,有符号“+”表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叫做负电,用符号“—”表示。 正电是由正电荷产生的,在原子中就是组成原子核的质子;负电是由负电荷产生的,在原子中就是原子核外的电子。通俗一点解释玻璃棒摩擦丝绸产生正电,橡胶棒摩擦皮毛产生负电的原因,你可以这么认为。在原子中,带正电的原子核对带负电的电子有吸引的作用,但不同的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能力是不同的。因此,玻璃棒中的原子的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能力比丝绸中的原子核的吸引能力弱,因此玻璃棒摩擦丝绸时,电子就会跑向丝绸,从而使玻璃棒带正电(其实与此同时,丝绸上是带有负电的)。同样道理已可解释橡胶棒摩擦皮毛后橡胶棒带负电 同种电相互排斥,异种电相互吸引。 2、避雷针,又名...1、人们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点叫做正电,有符号“+”表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叫做负电,用符号“—”表示。 正电是由正电荷产生的,在原子中就是组成原子核的质子;负电是由负电荷产生的,在原子中就是原子核外的电子。通俗一点解释玻璃棒摩擦丝绸产生正电,橡胶棒摩擦皮毛产生负电的原因,你可以这么认为。在原子中,带正电的原子核对带负电的电子有吸引的作用,但不同的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能力是不同的。因此,玻璃棒中的原子的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能力比丝绸中的原子核的吸引能力弱,因此玻璃棒摩擦丝绸时,电子就会跑向丝绸,从而使玻璃棒带正电(其实与此同时,丝绸上是带有负电的)。同样道理已可解释橡胶棒摩擦皮毛后橡胶棒带负电 同种电相互排斥,异种电相互吸引。 2、避雷针,又名防雷针,是用来保护建筑物等避免雷击的装置。在高大建筑物顶端安装一个金属棒,用金属线与埋在地下的一块金属板连接起来,利用金属棒的尖端放电,使云层所带的电和地上的电逐渐中和,从而不会引发事故
正电是某物带正电荷而显正电,是抽象名称.
正电荷则是单独存在,不附在其它物体上的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