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向老人推销高价保健品犯法吗?

2025-05-18 01:50:0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采用欺骗的手段让老人购买保健品是违法的,老人如果受骗可以由子女陪同依据受骗的不同情形向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物价部门、食品药品监督部门等地投诉,也可以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提起民事诉讼。情节严重者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如果符合刑法中关于诈骗罪的情节,公安机关会立案侦查。根据2010年7月1日实施的《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明知产品存在缺陷仍然生产、销售,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对于已经被工商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部门查获的不法分子,老年人除了可以追回自己的损失外,也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就购买假冒伪劣的保健品造成的其他损失提出赔偿;对于已经交由公安机关立案的刑事案件,受害人也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保障自身的权益。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回答2:

向老人推销的保健品属于符合国家生产要求的不属于犯法,如保健品为假冒伪劣产品,属于犯法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

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二百一十三条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二百一十四条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扩展资料:

案例:生产销售 假冒保健食品夫妻齐获刑

广西临桂县罗某、肖某夫妇无证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保健食品。日前,法院一审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分别判处罗某、肖某有期徒刑四年和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

经查,2003年7月,罗某与其妻子肖某注册成立一食品厂,主营黑芝麻糊、营养麦片等的分装销售。

2011年至2013年间,罗某在没有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情况下,从广东订购保健饮品外包装,并购进生产原料,进行加工,假冒“南亚”牌燕窝口服液、氨基酸口服液、冬虫夏草口服液等10种保健饮品,并伙同肖某将上述产品销往外地。

经司法鉴定,罗某、肖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共计给4661件,涉及金额为454778元。

参考资料:人民网-生产销售 假冒保健食品夫妻齐获刑

回答3:

保健品高价推销活动不属诈骗,同时建议老年人在保健品消费活动中持慎重态度。

近日,有网友网友向本报报料称,家中老人被一个保健品推销团伙缠上,很小一瓶植物精片就要价600元。该名网友认为,这样的高价推销保健品属于诈骗老年人。

记者就此事采访经侦支队,该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珠海市的诈骗案件,老年人是主要目标人群之一。诈骗案的犯罪手法有某些相同之处,如设立“老年人俱乐部”,免费供老年人参加活动,如举办所谓的养生讲座、免费体检、免费旅游、发放小礼品的方式,骗取老年人的信任,在活动的过程中以高额利息为诱饵或以虚假的投资项目等名义,进一步使一些不明真相的老年人投资入股,最终血本无归。

该负责人表示,这位网友所反映的情况表面看也有相似之处,但经济诈骗案与普通经营行为的区别是是否提供实际产品,珠海市警方破获的诈骗案件都属于以各种幌子为诱惑,吸引受害人投入资金,但实际上犯罪嫌疑人并不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产品。对于能提供真实有效产品的经营行为,并不定性为诈骗案件。不过,对于保健品,也建议老年人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到正规医疗机构咨询后,谨慎购买,不要盲目相信保健品宣传。

回答4:

一般情况下,你说的保健产品是符合国家规定的,这个没什么问题,能推销产品卖给别人不违法。但是如果推销的产品是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就有可能涉嫌犯罪。

回答5:

合法的保健品不违法,但是要是是假药就,题主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