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人们的支气管每天要分泌70~100毫升的痰液,它们是一层薄薄的黏液层,保护呼吸道的湿润。在人们不小心吸入粉尘、颗粒、细菌等等微生物的时候,这些痰液能够将它们包裹起来,并通过支气管壁上皮纤毛的不断摆动,将痰液带到咽喉处。人们喉咙会感到不舒服,随之将它们咳出来或者咽下。正常人的痰液一般比较稀薄,很容易咳出,所以不会感到痰是个大麻烦。
慢阻肺病人的痰液量多而黏稠。当慢阻肺病人的气管、支气管和肺泡发生炎症时,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黏液分泌增多,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浆液渗出,渗出物与其他物质混合形成了黏稠的痰。
最重要的是因为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有很多柱状纤毛,慢阻肺病人的纤毛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倒伏、脱落和死亡的现象,无法摆动或者摆动力度不够,不能将支气管内的痰液摆送到咽喉部。越来越多的痰液积聚,就造成了痰堵、咳嗽的症状。
试想,如果慢阻肺患者的上皮纤毛能够修复好,就可以及时地将黏痰清理出去,还气道一片净土。但实际上,慢阻肺患者普遍存在痰堵的现象。
咳痰是疾病患者的应激反应。但是不正确的排痰既消耗体力,又会引起支气管痉挛和气短症状的加重。
正确的咳痰方法是这样的:咳痰不要在痰液刺激气道咽喉的时候被动地将痰咳出,咳痰要主动一些,先缓慢深吸气,吸气后稍屏气片刻。然后躯干略向前倾,两侧手臂屈曲,平放在两侧胸壁下部、内收并稍加压。咳嗽时腹肌用力收缩,腹壁内陷,一次吸气,可连续咳嗽三声。停止咳嗽并缩唇将剩余气体尽量呼尽。再缓慢吸气或平静呼吸片刻,准备再次咳嗽的动作。如果深吸气诱发咳嗽,可试着断续分次吸气,争取肺泡内充分充气,以增加咳嗽的效率。在这一过程中,还应注意动作的连贯性,一气呵成。同时在咳嗽时,也可叩击前胸壁,或由家属协助叩击后胸壁,振动支气管内的分泌物,以增加咳嗽排痰的效率。
还有一个非常简单、有效的帮助患者排痰的办法,就是使用清肺仪。慢阻肺患者痰堵的根本原因是纤毛的萎缩,纤毛不能很好地将痰液摆动起来送到咽喉,造成痰潴留,影响通气。而清肺仪用一根导管通过鼻腔,从肺内向外规律地抽气,完美地替代了纤毛的摆动作用,将痰液带至咽喉部,方便患者咳出;与此同时,也将肺内多余的二氧化碳带出,解决废气潴留问题。
在人们不小心吸入粉尘、颗粒、细菌等等微生物的时候,这些痰液能够将它们包裹起来,并通过支气管壁上皮纤毛的不断摆动,将痰液带到咽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