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有何区别

2025-05-13 08:54:3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公共物品,是“私人物品” 的对称。全称公共物品或劳务。不能由私营部门通过市场提供而必须由公共部门以非市场方式提供的物品或劳务。公共物品具有三个方面的特性: ①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公共物品是向整个社会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全社会的人可以共同享用,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家庭或企业。②消费的不排他性。即某个人、家庭或企业对公共物品的享用并不影响、妨碍其他人、家庭或企业同时享用,③受益的不可阻止性。即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个人、家庭或企业排除在公共物品的受益范围之外。
公共资源,是指自然生成或自然存在的资源,它能为人类提供生存、发展、享受的自然物质与自然条件,这些资源的所有权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有,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共同所有的基础条件。在经济学上,所谓“公共资源”是指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自然资源:一是这些资源不为哪一个个人或企业组织所拥有;二是社会成员可以自由地利用这些资源。这两个条件决定公共资源具备了“竞争性”的特点,但同时却不具备“排他性”的特征。
应答时间:2021-04-25,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回答2:

公共物品与公共产品是一个概念,只是表述方式略有不同。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比如国防服务。
所谓非竞争性,是指某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会影响别人同时消费该产品及其从中获得效用,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为另一个消费者提供这一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为零。所谓非排他性,是指某人在消费一种公共物品时,不能排除其他人消费这一物品(不论他们是否付费),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
经济学上真正与这两个概念相区别的是“公共资源”,是指具备竞争性却不具备排他性的物品,比如海鱼,都可以去捕猎,但是一个人捕的多了,就会减少他人能捕到的数量。

回答3:

公共物品包括了公共资源。
公共物品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指同时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例:国防、公路、灯塔。
准公共物品指具有公共物品部分特征、介于私人物品和纯公共物品之间的物品,常见有自然垄断和公共资源两类。自然资源指具有非竞争性但具有排他性的产品,例:学校、医院、收费道路。公共资源指具有竞争性也具有非排他性的物品,例:森林、草原、不收费道路。

回答4:

物品是实物,资源是物质要素总称

回答5:

需要时是资源,闲置时是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