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呼下,无所得矣。”问出处。

2025-05-07 09:52:1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呼下,无所得矣。”这句话出自于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意思为:一个人制定了高目标,最后仍有可能只达到中等目标,而如果制定了一个中等目标,最后有可能只能达到低等目标,如果一开始就制定的是低目标,那恐怕是一无所得了。

所以这句话的的意思是指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求知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这句古语对学子的启示在于,只有放宽视野,定高目标,才能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果。

扩展资料

近义词:取法于上,仅得乎中

示例:

清·李渔《凰求凤·筹婚》:“古语说得好,~,要选第一等的才郎,到其间只好得个中平之婿。”

人确立了很高的人生目标,在实践的路上若能实现其中的一部分,已是一种成功。即取法于上,得乎其中;若将目标降低为中等,大多数人也只能实现其中一部分,即取乎其中,得乎其下。所以树立高尚的人生目标,是要让我们的人生有高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回答2: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呼下,无所得矣。”这句话出自于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意思为:一个人制定了高目标,最后仍有可能只达到中等目标,而如果制定了一个中等目标,最后有可能只能达到低等目标,如果一开始就制定的是低目标,那恐怕是一无所得了。
所以这句话的的意思是指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求知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这句古语对学子的启示在于,只有放宽视野,定高目标,才能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果。

回答3:

具体的出处虽无明确的记载,但是在多个文典之中都有类似的话语。《孙子兵法》中说:“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 唐太宗《帝范》的卷四中说:“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宋末元初时期的诗词评论家严羽《沧浪诗话》中说:“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此外,在《易经》和《论语》中也出现过类似的说法。
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 谢谢

回答4:

转转: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048870.html
这句话出自《论语》,是孔子教育学生时说的:“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意思是说,一个人制定了高目标,最后仍有可能只达到中等目标,而如果制定了一个中等目标,最后有可能只能达到低等目标,如果一开始就制定的是低目标,那恐怕是一无所得了。这句话告诉人们,不论是治学目标、还是人生规划,一定要志存高远,并为之努力奋斗,才有可能登峰造极。

回答5: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呼下,无所得矣。”这句话出自于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意思为:一个人制定了高目标,最后仍有可能只达到中等目标,而如果制定了一个中等目标,最后有可能只能达到低等目标,如果一开始就制定的是低目标,那恐怕是一无所得了。

所以这句话的的意思是指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求知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这句古语对学子的启示在于,只有放宽视野,定高目标,才能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果。

扩展资料

近义词:取法于上,仅得乎中

示例:

清·李渔《凰求凤·筹婚》:“古语说得好,~,要选第一等的才郎,到其间只好得个中平之婿。”

人确立了很高的人生目标,在实践的路上若能实现其中的一部分,已是一种成功。即取法于上,得乎其中;若将目标降低为中等,大多数人也只能实现其中一部分,即取乎其中,得乎其下。所以树立高尚的人生目标,是要让我们的人生有高度。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5%8F%96%E6%B3%95%E4%B9%8E%E4%B8%8A%EF%BC%8C%E4%BB%85%E5%BE%97%E4%B9%8E%E4%B8%AD/4944450"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取法乎上,仅得乎中">百度百科-取法乎上,仅得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