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六下江南,在扬州大明寺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是他送给扬州知府高承爵的。因为是皇帝钦赐的诗作,所以当地极为看重,不仅将它刻在长方形石碑上,还将之内嵌于康熙御碑亭东面廊的墙壁上。
据说,康熙帝曾六下江南,第一次就曾到过扬州大明寺。但是当时,为了避讳“明”字,康熙帝把大明寺改称“栖灵寺”。第二次下江南时,他又来到大明寺,还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是描写平山西园景色的,文采斐然,堪称佳话。
相比较来说,康熙前两次下江南,心情是比较舒畅的,毕竟当时国泰民安,并没有什么要紧的政务。第一次下江南的时候,他不光游览了大明寺,还到过平山堂和江天寺,好不惬意。但是到了后期,因为宫廷内乱再加上他年老体弱,所以在南巡了六次之后,他便再也没有来过江南。
现在扬州大明寺还留有康熙帝的遗迹,也就是他写给扬州知府高承爵的一手诗。在清朝的时候,扬州知府是从四品文官,算是不高不低的一个官职。因为是康熙的遗迹,所以诗作被刻于石碑上,放置于扬州大明寺的康熙御碑亭中。
康熙御碑亭位于扬州大明寺的泉水一侧,外观颇有设计感,简单中透着几分古风古韵。南、北、西三面的拱形门,为了透气开设的天窗、四角方亭,都透露着古建筑的文化风韵。再加上御碑亭内的御赐古诗,让小小的御碑亭别具风韵。
在国家治理上,康熙帝是卓有成效的。作为一个勤政爱民的皇帝,为了了解百姓的疾苦,他在南巡时兴修了水利、帮助失火百姓灭火、视察黄河和淮河水利,可谓日理万机。得空还到寺庙里溜达一圈,足见康熙帝的风雅与闲情逸致。
康熙帝六下江南,在扬州大明寺留下一首诗,这首诗是他送给扬州知府高承爵的,因为是皇帝御赐的诗,所以当地极为看重,不仅将它刻在长方形石碑上,还将其内嵌于康熙御碑亭东面廊的墙壁上。
在扬州大明寺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是他送给扬州知府高承爵的。这首诗是描写平山西园景色的,文采斐然,堪称佳话。
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是送给扬州知府高承爵的,这首诗是描写平山西园景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