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历书为我国天文学由古代向现代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思想基础?

2025-05-10 02:33:5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崇祯皇帝接受礼部建议,授权徐光启组织历局,修订历法。徐光启除选用我国制历家之外,还聘用了耶稣会士邓玉函、罗雅谷、汤若望等人来历局工作。历经5年的努力,撰成46种137卷的《崇祯历书》。该历书引进了欧洲天文学知识、计算方法和度量单位等,例如采用了第谷的宇宙体系和几何学的计算体系;引入了圆形地球、地理经度和地理纬度的明确概念。引入了球面和平面的三角学的准确公式;采用欧洲通用的度量单位,分圆周为360度,分一日为96刻,24小时,度、时以下60进位制等。徐光启的编历,不仅是我国古代制历的一次大改革,也为我国天文学由古代向现代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思想基础。《崇祯历书》撰完后,清代初期的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被雍正朝封为“光禄大夫”的汤若望,将《崇祯历书》删改为103卷,更名为《西洋新法历书》,连同他编撰的新历本一起上呈清朝朝廷,得到颁发实行。清代初期新历原来定名为《时宪书》。《时宪书》成为了当时钦天监官生学习新法的基本著作和推算民用历书的理论依据,在清代初期前后行用了80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