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 文化四句话出自哪里

2025-05-11 14:12:37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这四句话是梁晓声在绍兴文理学院讲课的时候讲到的。“文化”可用四句话表达:

1、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2、无需提醒的自觉。

3、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4、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这四句话的解析:

1、植根于内心的修养

修养,可分为两大主要内容。一是知识素养,体现在一个人的智商上;二是人文素养,体现在一个人的情商上。所以,修养是通过后天的学习与修为而获得提升,从而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的境界。

2、无需他人提醒的自觉

自觉,指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人与动物的差别在于有两个生命:一是肉体的生命;二是文化的生命。抽去“文化”这根筋,人不过是普通动物,人贵在自觉。

3、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自由,由自己作主,不受限制和约束。主张的自由是一种无害于社会他人的自由,是以善和公正为前提的,我们应当意识到自由不仅意味着想要从束缚中解放出来的欲望,还意味着担负尊重他人存在价值的责任,只有在合理限度之内、运用合理的手段,所实现的才是真正的自由。

4、为他人着想的善良

国学经典《三字经》的第一段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说,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你善待别人,别人就会善待你。心中充满善良,才能温暖身边的人。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就是要乐于助人、与人为善,团结领导、团结同事,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工作氛围,构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

扩展资料: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当代著名作家。1949年9月22日出生于哈尔滨市,祖籍山东荣成市泊于镇温泉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创作出版过大量有影响的小说、散文、随笔及影视作品。中国现当代以知青文学成名的代表作家之一。

1968年到1975年曾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劳动。1977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编剧,1988年调至中国儿童电影制厂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及中国电影进口审查委员会委员。2002年开始任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教授。2012年6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回答2:

这四句话是梁晓声在绍兴文理学院,三个星期讲了六节课其中的一节课上说的。

作家梁晓声说过“文化”可用四句话表达:

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无需提醒的自觉;

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作为中国文坛的作家,梁晓声一直被当作是平民的代言人,通过他的作品人们看到了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小人 物的酸甜苦辣,他们的追求及幻灭,他们的执着与无奈,他们的默默无闻所孕育的愤怒和反抗。

梁晓声辛辣讽刺了那些社会转型时期,利用社会背景、职位、权力谋取私利暴富起来的一批"新贵们",既揭露了他们致富手段的卑鄙,也揭示了他们精神生活的苍白。相反,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虽然终日为生计所奔波,但却享受着精神生活上的充实。

在这种层面上,反映了梁晓声在"灵与肉"、"物质与精神"的二元对立中的抗争与回归,主张回归质朴、知足、正义的人性,摒弃那冷冰冰的理性,那装饰得漂亮的诺言。《21世纪你应关注的中国人》。

扩展资料

梁晓声成就荣誉

1982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获全国短篇小说奖。

1984年《今夜有暴风雨》获全国中篇小说奖。

1983、1984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和《父亲》分别获全国短篇小说奖。 

1985年《今夜有暴风雪》获第五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1988年《雪城》获第六届中国电视剧金鹰奖。 

2001年《双琴祭》获《小说月报》百花奖。 

2006年梁晓声被评为“全国师德标兵”。 

2010年12月11日,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作家文摘报社举办的首届“《作家文摘》阅读人物”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梁晓声入选“阅读人物”。

2011年4月12日上午,北京首届阅读季正式启动,聘请梁晓声担任北京读书形象大使。 

2013年度中国散文年会评选活动梁晓声《龙!龙、龙》获得一等奖。 

参考资料:梁晓声-百度百科

回答3:

出自梁晓声在绍兴文理学院,用了3个星期6堂课的时间讲的。

基本内容包括: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扩展资料

梁晓声讲了一个故事:一次在法国,跟两个老作家一同坐着外交部的车去郊区。那天,刮着风,不时飘着雨,前边有一辆旅行车,车上坐着两个漂亮的法国女孩,不断地从后窗看着我们的车。车轮滚起的尘土扑向我们的车窗,加上雨滴,车窗被弄得很脏。

我问司机:“能超吗?”司机说:“在这样的路上超车是不礼貌的。”正说着,前面的车停下来了,下来一位先生,对我们的司机嘀咕了几句,然后回到车上,把车靠边,让我们先过。我问司机:“他刚才跟你说什么了?”他说,“一路上,我们的车始终在前边,这不公平!”

而且他还说,“车上还有我的两个女儿,我不能让她们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梁晓声说,就这句话,让他羞愧了好几天。

回答4:

出自张荣寰文化论:文化是人的人格及其生态的状况反映。文化是人的生存状态及其价值取向,在物质层次,文化的内涵是创造性;在制度层面,文化的内涵是公正性;在理念层面,文化的内涵是全息性。对于个体的人来说,文化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