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饭、午饭,都属于“二时临斋仪”,要持念“供养偈”和“结斋偈”,这是出家人在早斋和午斋前必须念诵的偈咒。出家人之所以在早、午斋时念诵这些供养偈咒,是因为,佛制出家人早上、中午可以用斋,而晚上是饿鬼进食的时刻,出家人在此时是不准用斋的。由于饿鬼没有食物可吃,如果僧人晚上用斋,吃饭时的碗筷之声会令饿鬼生起瞋恨心,加重他们的罪业。因此,佛制出家人要过午不食。出家人晚上不进食,是为了怜悯饿鬼,培养慈悲心。不过,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由于很多丛林都实行“农禅并重”的生活方式,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佛教优良传统,出家人如果只吃两顿饭,在体力上消耗太多,不利于身体健康。于是,很多寺院允许出家人用晚餐,但必须生起惭愧心,将晚餐视为“药石”,即用于延续生命的医药,要求出家人不准辨别味道的好坏。因此,晚餐便不念供养偈语。
具体内容:
“供养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粥有十利,饶益行人。果报无边,究竟常乐。(早斋念诵)
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午斋念诵)
法力不思议慈悲无障碍七粒遍十方普施周沙界(七遍早斋出生用此)
大鹏金翅鸟旷野鬼神众罗刹鬼子母甘露悉充满
唵 穆帝莎诃(七遍侍者出生送食 午斋默念偈咒云)
萨多喃,三藐三菩陀,俱胝南,怛侄他,唵,折隶主隶,准提娑婆诃。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供佛( 饭食)已讫,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
“二时临斋仪”除了早上念诵“粥有十利,饶益行人……”,中午念诵“三德六味,供佛及僧……”之外,开始与结尾所念的内容都是相同的。
和尚过午斋时通常会念《金刚经》、《心经》等经典。
《金刚经》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由于篇幅适中,得到广泛传播,三论、天台、贤首、唯识各宗都有注疏,特别受到慧能以后的禅宗重视。
《心经》全名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玄奘译,知仁笔受。
僧人过午斋,要念午时临斋仪,详细的请参阅《佛教念诵集》中的二时临斋仪。
食存五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