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抢人战背后是二线城市的崛起?

2025-05-11 06:43:0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当人们把目光聚焦在一线城市时,也许未曾留意到二线城市也在飞速发展着。数据显示,继天津、重庆、苏州后,2014-2017年,杭州、成都、武汉、南京、青岛、长沙、无锡七个城市经济总量也相继进入“万亿俱乐部”,且经济增速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不仅是GDP,二线城市的综合实力也在不断攀升。比如位于长三角城市群的杭州,近10年来的GDP实际增速均超过全国与上海,这背后很大因素是浙江民营企业活力的支撑。此外,杭州有阿里巴巴和网易,赶上了互联网发展的风口,依托优势产业完成了突围,特别是在G20峰会后,杭州焕发了“新一线”城市的活力,而2022年的杭州亚运会无疑又将引领城市的下一波发展。

再比如武汉,自2014年经济总量迈入“万亿俱乐部”后,它在中部核心、交通枢纽、科教重镇等方面的潜力正在逐步得到发挥,在2017年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武汉是我国唯一位列榜单前十的中西部城市。

也正因为如此,二线城市才有了足够的底气去争抢人才,很多二线城市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与北上广深相比已经不遑多让。

猎聘发布的《2017年二季度人岗争夺战及职场流动力大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全国主要城市人才净流入率排名中,杭州人才净流入率(地区人才净流入率=该地区人才净流入人数/该地区人才流动总人数×100%)最高,达到11.21%,明显高出其他城市(参见图5)。与之相应的,2017年杭州市常住人口达到946.8万,比上一年增长28万,创下历史新高。

事实上,国家的政策也正在向二线城市倾斜。在2017年确定的“国家中心城市战略”城市名单中,除了北上广深外,杭州、成都、武汉、南京、郑州、青岛、西安等城市均位列其中。该战略不仅将上述二线城市提到了新的高度,更是充分肯定了它们对所在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可以预判的是,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全国各地的进一步发展,或许会有更多的二线城市崛起,这无疑比一线城市的前景更令人振奋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