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质量认证是贯彻“以质取胜”的经济发展战略方针的重大措施。最近,有些经济学家预言:本世纪是生产率世纪,下个世纪将是质量世纪。世界上已有不少国家把发展高科技、高质量产品作为争夺国际市场的战略措施来实施。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贯重视产品质量工作,先后对质量工作作了重要的指示和题词,中心思想是产品质量反映了民族素质,要把质量兴国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来实施。
ISO9000质量认证认证是创名牌,弘扬企业文化、质量文化的基础。名牌是靠长期生产持续稳定的高质量产品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要达到这点,必须既有“硬件”的基础,又有“软件”的保证。企业按照GB/T19000族标准建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并开展认证工作,就是完善“硬件”和“软件”的最好途径。只要每个职工都按质量体系进行生成、控制,就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就能获得高效益,企业才有可能发展。而名牌正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把高质量产品变成高效益产品最重要、最可靠的途径。反过来创名牌又成了完善质量体系,生产高质量产品最重要、最可靠的途径,而且是相辅相成的。企业经国家有关认证机构检查合格,被授认证证书和产品认证标志,并在报刊上公告,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从而换来了声誉,创名牌也就有了希望。
企业获得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申请ISO9000质量认证是企业文化、质量文化的重要表现。争取获得认证标志,生产高质量产品,不仅是物质成果,也是精神的产物,是企业文化的结晶。开展认证工作是企业追求进步、文明的表现,反映了企业形象、民族的精神,为消费者提供物质与文化精神享受的同时,每个职工也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因而它能够激发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事业心和上进心,增强凝聚力,形成强大的企业精神支柱。所以,开展认证和创名牌是企业文化、质量文化建设最好的载体。
质量认证是指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及其强制性要求或者标准的合格评定活动,是由不受产销双方经济利益所支配的第三方,用公正、科学的方法对市场上流通的商品和服务进行评价、监督以正确指导公众购买,保证公众基本利益的活动。
根据认证对象的不同,质量认证通常分为产品认证、管理体系认证和服务认证;根据认证性质的不同,质量认证可分为强制性认证和自愿性认证。
(1)产品认证指依据产品质量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经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来证明某一产品符合相应技术标准和技术要求的活动。世界各国的产品认证一般都依据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进行。依据产品标准中的安全要求进行的认证也称为安全认证,一般是强制性的。强制性产品认证是为了保证国家安全、防止欺诈行为、保护人体健康或者安全、保护动植物生命或者健康、保护环境等目的而设立的市场准入制度。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必须经过国家认监委指定认证机构的认证,并标注认证标志以后,才能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如我国电器产品的3C认证就属于强制性认证。依据产品标准中的性能要求进行的认证也称为合格认证,一般是自愿的,是否申请认证,由企业自行决定。自愿性产品认证是为满足市场经济活动有关方面的需求,委托人自愿委托第三方认证机构开展的合格评定活动,范围比较广。国内已经开展的与农产品相关的自愿性产品认证包括环境标志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机产品认证、饲料产品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等。
(2)管理体系认证指以各种管理体系标准为依据开展的认证活动,其认证对象是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而不是某一产品标准。管理体系认证主要包括:①以ISO9001为依据开展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这是我国目前开展最为广泛的管理体系认证;②以ISO14001为依据开展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随着我国对环境质量关注程度的日益提升,该项认证的数量正不断增加;③以GB/T28001为依据开展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该认证关注生产经营活动的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④以ISO22000为依据开展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也是HACCP的一种形式,是国际上通行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认证制度。(3)服务认证服务认证不同于服务业的体系认证。服务是一种无形的特殊产品,服务认证是认证机构按照一定程序规则证明服务符合相关的服务质量标准要求的合格评定活动。我国已经开展了服务认证或类似的服务认证,但尚未普遍实施。
质量认证工作起源于国外,国际上建有与不同认证对象相对应的国际组织和国际互认制度。目前,认证认可已经广泛存在于商品和服务的形成和生产、流通、管理等各个环节,渗透到商品经济、社会生活、国家安全等各个方面。
进行质量认证对企业而言主要具有以下两方面意义:第一,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通过质量认证可以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及时发现解决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第二,提高产品质量信誉和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获得质量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并通过注册加以公布后,企业可以在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提高自己产品质量的可信度,有利于占领市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规范企业运作
2、加强质量
3、对外形象及影响
4、业务要求
这些工作的目的为了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及对自己产品的不断完善,提高客户满意度,增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体系认证作用:
1、 能够建立一个有章可循有据可查的管理程序。2、 能够提高员工的素质。
3、 能够依据事实进行决策。
4、 能够提高公司的知名度。
5、 能够节省客户的审核精力。
6、 能够使决策者从烦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7、 能够帮助公司优化现场管理。
8、 能够减少经营风险,不会因人员变动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转。
9、 能够强化品质管理,提高公司效益。
10、 能够有效的避免产品(服务)的责任。
11、 获得国际贸易的通行证,消除国际贸易的壁垒。
12、 能够帮助公司以最低的生产成本生产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
13、 能够提高产品的一次合格率,提高公司效益。14、 为公司的发展提供资源的保障。
15、 建立一支高效的员工队伍。
16、 增强客户的忠诚度,扩大市场份额。
1、规范企业运作
2、加强质量
3、对外形象及影响
4、业务要求 这些工作的目的为了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及对自己产品的不断完善,提高客户满意度,增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