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禇和庞德都是曹魏阵营中勇猛善战的猛将,如果两人在战场上对阵,双方全力以赴进行厮杀,结果会是如何呢?咱们通过《三国演义》原著中的内容进行分析。
其实,曹操汉中平张鲁的战役中,许禇就曾经与庞德有过交锋,这是在《三国演义》的第67回中。曹操率大军征伐张鲁,而当时庞德因为生病,就并未随马超去西蜀,而是留在了汉中。曹操来征,张鲁就派庞德去迎战曹军。
两军阵前,曹操是认得庞德的,当年在渭河畔与马超连番大战,见过庞德的表现,“深知庞德之勇”。曹操就起了收服之心,专门吩咐众将,“吾欲得此人。汝等须皆与缓斗,使其力乏,然后擒之”。
然后曹军诸将轮番上场,采取车轮战的方式,张郃先出,“数合便退”,夏侯渊也是数合即退,徐晃“战三五合”也退。三位战将总共合起来也就是十几个回合,不可能对庞德的体力造成太大影响。
许禇出战,“战五十余合亦退”。即然主公曹操想要收伏庞德,许禇当然不可能发力硬磕,以万一失手而伤了庞德,所以可以确定的是,许禇是在严重放水的状态下,五十合战平了庞德。
在曹军诸将中还有一个人曾经与许禇对阵过五十个回合,大家知道,这个人就是徐晃。他们两人的对战发生在《三国演义》的第14回中。
李傕、郭汜乱长安,曹操率兵勤王,挟天子和众臣前往许昌途中遇到了杨奉的拦截。杨奉麾下猛将徐晃出马搦战,曹操便令许禇迎敌,两将在阵前厮杀,“刀斧相交,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曹操见徐晃武艺不凡,心生收伏之意,“即鸣金收军”。由此可知,许禇是在发力状态下与徐晃五十合战成了平手。
许禇放水状态下五十合平庞德,而发力状态下五十合平徐晃,两次截然不同的战斗也说明庞德的武力值绝不可能高过徐晃。
那么,以徐晃的武力值与许禇相比如何呢?在战斗结束后,曹操与谋士商议,说“徐晃乃真良将也,吾不忍以力并之”,说明这场战斗许禇是占据上风的,他具备击败徐晃的实力。而随后满宠去招降徐晃,也表示:“今日阵前,见公之勇,十分敬爱,故不忍以健将决死战,特遣宠来奉邀”。满宠这样说,徐晃也认可,并没有表现出不服气的样子,说明徐晃自己也清楚,继续战斗下去他并非许禇之敌。
通过以上分析,即然我们可以确定庞德武艺不可能超过徐晃,当然更不可能是许禇的对手了。那么如果许禇全力以赴与庞德厮杀,必要分出高下,庞德能支撑到五十回合后,就要落于下风,再继续打斗下去,至多也就二三十合,庞德必有性命之忧。
也许有朋友认为,在樊城解围战中,庞德曾经与关羽战至百合,尚不分胜负,次日再战又暗箭伤了关羽,武力值应与关羽相当。
但我们不能将武将的武力值视为一成不变的,实际上随着年龄、地位和战场形势的变化,每个武将的武力值也会发生变化。北征襄樊时候,关羽实际上武力值已经进入了低谷期,远远不能与白马坡和过关斩将时候相提并论了。
樊城之战,庞德是抬棺而来,抱着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玩命精神而来,而关羽当时年近六旬,独镇荆州,受封前将军,还“假节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高权重,责任重大,岂能与庞德这个敢死队长以命相拼?关羽依赖的坐骑赤兔马也已垂老,速度大不如前。庞德诈败而走,关羽追击,要放到当年,早就“赤兔马快”,撵到身后,再“脑后一刀”,根本不可能给庞德放暗箭的机会。所以说,在樊城解围战中,庞德实际上战平了一个至少打了七折的关羽。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推断,如果许禇全力以赴地与庞德厮杀,能够在七八十个回合内打败庞德。
庞德会战死,相对两人参加的战役和斩杀的将领来比较来说,我认为许褚相对来说更加厉害一点,我认为庞德是打不过许褚的。
是庞德,许褚的实力比他还要强一点;在整个三国武将中,许褚能排到第五,庞德最多也就7、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