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护结构顶部位移监测是确保基坑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监测点的设置需依据实际状况,控制值设定为50毫米,当监测数据达到40毫米时会触发警报,每日监测值变化超过3毫米也需关注。监测频率在基坑开挖期间为每天一次,而在基坑开挖完成后则调整为3至5天一次。为了确保监测的准确性,监测精度应达到1.0毫米。在基坑顶部每隔15到20米应设置一个监测点。
对于周边地表、管线及建筑物的沉降监测,同样需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测点数量。控制值设定为30毫米,当数据达到24毫米时会触发警报,每日监测值变化超过3毫米也需关注。监测频率在基坑开挖期间为每天一次,而在基坑开挖完成后则调整为3至5天一次。监测精度同样为1.0毫米。监测点的设置应在基坑周边的建筑物角柱点及周边道路每隔30到50米设置。
土体侧向位移监测也是必不可少的,测点数量同样依据实际情况而定,控制值设定为50毫米,当监测数据达到40毫米时会触发警报,每日监测值变化超过3毫米也需关注。监测频率在基坑开挖期间为每天一次,而在基坑开挖完成后则调整为3至5天一次。监测精度为1.0毫米。监测点的设置应集中在基坑周边,可利用回灌井进行水位监测。
基坑周边地下水位监测同样重要,测点数量同样依据实际情况而定,控制值设定为1000毫米,当监测数据达到800毫米时会触发警报,每日监测值变化超过300毫米也需关注。监测频率在基坑开挖期间为每天一次,而在基坑开挖完成后则调整为3至5天一次。监测精度为10毫米。监测点的设置应在靠近支护结构周边土体布置斜测点。
除此之外,每天还需对基坑周边进行人工巡视,观察地表裂缝、周围地下管线及建筑物的变化破损、支护结构裂缝、渗漏水状况、基坑周围超载等状况的出现和发展情况。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