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味白术散的方剂起源

2025-05-09 18:19:57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治泄作渴”,传世妙方
七味白术散全方融补、运、升、降为一体,补而不滞,并且针对婴幼儿腹泻的脾运不足,容易耗伤阴液的特点,起到标本兼顾的治疗效果。
由于引起腹泻的病因不同,孩子腹泻按中医辨证有不同的证型,用药也各有差异。小儿若出现面色萎黄,腹泻稀水,夹不消化食物,烦躁不安,口渴不止,小便短少,食欲不振等证,用七味白术散获效颇佳。如果孩子腹泻时大便夹有红白冻及黏液,或大便气味酸臭、夹不消化食物残渣,舌苔厚腻,则不宜服用七味白术散;或在医生的指导下加减运用。
自钱乙之后,历代医家亦多用此方。明代儿科世家万全提出,“白术散乃治泄作渴之神方”,就是说腹泻并见口渴的孩子服用七味白术散有神奇的效果。近代儿科医家王伯岳认为本方擅长治疗长期腹泻,损伤脾胃,虚实夹杂之证。
无论是古代、近代医家的临床实践,还是现代药理研究,都足以说明七味白术散立方严谨,配伍精当,是治疗儿科腹泻的验方、良方。

回答2:

  1. 七味白术,源于宋代,原名白术散,是北宋中医儿科鼻祖钱乙创制的,记载在《小儿药证直诀》这本书中。

  2. 它由人参、白茯苓、炒白术、藿香叶、木香、甘草、葛根组成,功效主要是健脾生津,行气消胀,用于治疗脾胃久虚,津液内耗,呕吐泄泻频作,烦渴多饮。

3.白术散的主治是妊娠,宿有风冷,胎萎不长;

4.脾胃虚寒,痰饮内停,呕吐酸水,胸闷心悸者;

5.外感风寒,憎寒壮热,鼻塞脑闷,涕唾稠粘,痰嗽壅滞;

6.或风湿外侵,憎寒发热,骨节疼痛;五劳七伤,气虚头眩,精神恍惚,睡卧不宁,肢体倦怠,潮热盗汗,脾胃虚损,面色萎黄,饮食不美,口吐酸水,脏腑滑泄,腹内虚鸣,反胃吐逆,心腹绞痛;

7.小儿脾胃久虚,呕吐泄泻,频作不止,口渴烦躁,但欲饮水,乳食不进,身体消瘦乏力。